[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533.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吸收塔 底部 钢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包括:圆形钢板,其布置在吸收塔底部正中心;多个径向钢梁,均匀布置在吸收塔底部径向方向上,底部与吸收塔底板焊接;多个环向钢板,均匀布置在吸收塔底部环向方向上,与径向钢梁焊接;多个径向钢板,均匀布置在吸收塔底部径向方向上,与环向钢板上部焊接;塞焊孔,其布置在径向钢梁和环向钢板交叉处,多个径向钢梁与多个环向钢板通过多个塞焊孔焊接;空心圆形钢板,均位于径向钢梁上方并与径向钢梁焊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吸收塔底部钢架的支撑强度和坡度精度,方便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吸收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厂脱硫工程中,为避免固态石膏和其他组分的沉淀,吸收塔的底部被特别设计为倒锥形,即脱硫吸收塔的底座钢板采用中心高,四周边缘低的坡度小的倒椎体状底板。在这种结构中,脱硫吸收塔底板的支撑钢构架采用高度从塔底中心向四周,由高向低的不同系列高度的矩形支架,支撑一条扁钢,支架与扁钢焊接牢固而完成,整个底钢骨架由多条扁钢安装呈发散形布置。由于采用小的矩形支架作支撑,支撑强度比较弱,高度也会有施工误差,底板坡度找平精度差,导致施工繁琐,且费时费力,并不利于长期塔底稳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及其制作方法,提高吸收塔底部的支撑强度及坡度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包括:
圆形钢板,其为吸收塔底部钢架的底座内圈,所述圆形钢板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正中心;
径向钢梁,其为斜坡形钢梁,所述径向钢梁布置在吸收塔底部,24个所述径向钢梁均匀布置在吸收塔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所述径向钢梁的最内缘与所述圆形钢板的最外缘对齐并焊接固定,所述径向钢梁的最外缘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最外缘对齐,所述径向钢梁底部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焊接固定;
环向钢板,其布置在吸收塔底部,5个所述环向钢板均匀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环向方向上,所述环向钢板侧面与所述径向钢梁焊接固定;
径向钢板,其布置在吸收塔底部,24个所述径向钢板均匀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所述径向钢板与所述环向钢板上部焊接固定;
塞焊孔,其为方形钢板,所述塞焊孔布置在所述径向钢梁和所述环向钢板的交叉处,24个径向钢梁与5个环向钢板通过120个塞焊孔焊接固定;
空心圆形钢板,其内缘与所述圆形钢板的外缘对齐,所述空心圆形钢板外缘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最外缘对齐,所述空心圆形钢板位于所述径向钢梁上方并与所述径向钢梁焊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坡形钢梁为一个工字钢分别纵向对角线上下剖开的半个工字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形钢板的直径为2.5m,所述空心圆形钢板的空心直径为2.5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2根32号工字钢分别纵向对角线上下剖开,变成24根斜坡形钢梁作为径向钢梁;
步骤2,将24根所述径向钢梁均匀布置在吸收塔的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保证所述径向钢梁的最外缘与所述吸收塔底板的最外缘对齐,并将所述径向钢梁的底部与所述吸收塔底板焊接固定;
步骤3,在所述吸收塔底部径向方向上均匀布置24个径向钢板,呈发散圆形布置,并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环向方向上布置5个环向钢板,在所述径向钢梁和所述环向钢板的交叉处上均匀布置1个塞焊孔,使得24个径向钢梁与5个环向钢板通过120个塞焊孔焊接固定,同时,将所述径向钢板与所述环向钢板的上部焊接固定,至此完成吸收塔底部的钢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