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533.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吸收塔 底部 钢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形钢板(1),其为吸收塔底部钢架的底座内圈,所述圆形钢板(1)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正中心;
径向钢梁(2),其为斜坡形钢梁,是由一个工字钢分别纵向对角线上下剖开的半个工字钢,所述径向钢梁(2)布置在吸收塔底部,24个所述径向钢梁(2)均匀布置在吸收塔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所述径向钢梁(2)的最内缘与所述圆形钢板(1)的最外缘对齐并焊接固定,所述径向钢梁(2)的最外缘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最外缘对齐,所述径向钢梁(2)底部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焊接固定;
环向钢板(3),其布置在吸收塔底部,5个所述环向钢板(3)均匀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环向方向上,所述环向钢板(3)侧面与所述径向钢梁(2)焊接固定;
径向钢板(4),其布置在吸收塔底部,24个所述径向钢板(4)均匀布置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所述径向钢板(4)与所述环向钢板(3)顶部焊接固定;
塞焊孔(5),其为方形钢板,所述塞焊孔(5)布置在所述径向钢梁(2)和所述环向钢板(3)的交叉处,24个径向钢梁(2)与5个环向钢板(3)通过120个塞焊孔(5)焊接固定;
空心圆形钢板(6),其内缘与所述圆形钢板(1)的外缘对齐,所述空心圆形钢板(6)外缘与所述吸收塔的底板最外缘对齐,所述空心圆形钢板(6)位于所述径向钢梁(2)上方并与所述径向钢梁(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板(1)的直径为2.5m,所述空心圆形钢板(6)的空心直径为2.5m。
3.一种脱硫吸收塔底部钢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2根32号工字钢分别纵向对角线上下剖开,变成24根斜坡形钢梁作为径向钢梁(2);
步骤2,将24根所述径向钢梁(2)均匀布置在吸收塔的底部的径向方向上呈发散圆形布置,保证所述径向钢梁(2)的最外缘与所述吸收塔底板的最外缘对齐,并将所述径向钢梁(2)的底部与所述吸收塔底板焊接固定;
步骤3,在所述吸收塔底部径向方向上均匀布置24个径向钢板(4),呈发散圆形布置,并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环向方向上布置5个环向钢板(3),在所述径向钢梁(2)和所述环向钢板(3)的交叉处上均匀布置1个塞焊孔(5),使得24个径向钢梁(2)与5个环向钢板(3)通过120个塞焊孔(5)焊接固定,同时,将所述径向钢板(4)与所述环向钢板(3)的上部焊接固定,至此完成吸收塔底部的钢架;
步骤4,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钢架上灌注湿混凝土,在所述吸收塔底部中心点直径2.5m范围内不浇灌,并保证在除所述吸收塔底部中心点直径2.5m范围外的钢架格内均灌满湿混凝土;
步骤5,在除所述吸收塔底部中心点直径2.5m范围外,在所述吸收塔底部的钢架上已经灌注好湿混凝土的钢架顶部盖上空心圆形钢板(6),并将所述空心圆形钢板(6)与所述径向钢梁(2)顶部焊接固定;
步骤6,在所述吸收塔底部中心点直径2.5m内灌注湿混凝土,灌注高度为300mm,并在所述吸收塔底部中心点直径2.5m内盖上一个直径为2.5m的圆形钢板(1),吸收塔底部钢架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5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