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延时分类的监控插件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908.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平;付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延时 分类 监控 插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延时分类的监控插件控制方法,通过先将监控插件进行分类,根据轮询时限选择性地移除第三类监控插件,并建立第三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使得第一类监控插件和第二类监控插件在轮询时限内正常轮询完毕的同时完成第三类监控插件的轮询,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厂商通过调整监控软件的监控间隔、频度等方式实现对监控插件的控制造成的在解决异常插件的监控问题的同时对正常的监控插件同样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监控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延时分类的监控插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监控管理软件越来越普遍,监控管理软件对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多是以监控插件的方式进行,当监控的设备多的时候,需要编写大量的监控插件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定时的轮询这些插件,以通过SNMP协议、IPMI协议等远程采集监控设备上的硬件信息。对于服务器端的软件,定时的轮询及信息采集给监控软件的服务器占用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定时的轮询及信息采集在监控插件多的情况下,往往造成监控信息的不及时,持续的监控插件的积压造成软件的反应迟缓,甚至是软件宕掉退出。
当前计算机厂商的监控解决方案是通过调整监控软件的监控间隔、频度等方式实现的,然而该方法在解决异常插件的监控问题的同时对正常的监控插件同样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延时分类的监控插件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先将监控插件进行分类,根据轮询时限选择性地移除第三类监控插件,并建立第三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使得第一类监控插件和第二类监控插件在轮询时限内正常轮询完毕的同时完成第三类监控插件的轮询,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厂商通过调整监控软件的监控间隔、频度等方式实现对监控插件的控制造成的在解决异常插件的监控问题的同时对正常的监控插件同样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延时分类的监控插件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监控插件的运行周期和监控结果将所述监控插件分类为第一类监控插件、第二类监控插件、第三类监控插件,其中第一类监控插件为能正常获取监控数据的监控插件,第二类监控插件为能获取监控数据但存在明显网络延时的监控插件,第三类监控插件为网络延时严重且无监控数据返回的监控插件;
通过计算判断所有所述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能否正常轮询完毕,若所有所述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能正常轮询完毕,则执行所有所述监控插件的正常轮询,若所有所述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不能正常轮询完毕,则将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移除第一轮询体系并单独执行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其中所述第一轮询体系为存在轮询时限的正常轮询体系。
优选地,
在则将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移除所述监控插件的第一轮询体系并执行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能获取监控数据后,则将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移回所述第一轮询体系。
优选地,
在则将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移除所述监控插件的第一轮询体系并执行所述第三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之后,还包括:
通过计算判断所述第一类监控插件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能否正常轮询完毕,若所述第一类监控插件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能正常轮询完毕,则执行所述第一类监控插件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的正常轮询,若所述第一类监控插件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在预置轮询时限内不能正常轮询完毕,则将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移除所述监控插件的第一轮询体系并单独执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
优选地,
在则将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移除所述监控插件的第一轮询体系并单独执行所述第二类监控插件的无时限轮询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