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662.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宋延华;潘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10;C12Q1/04;C12N15/11;C12R1/19;C12R1/42;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细菌性 肠炎 病原 多重 pcr 特异性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医学的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细菌性肠炎在临床生产中长期存在,并导致生长速度减慢和大量死亡。引起猪肠炎的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其中大肠杆菌导致仔猪黄白痢、断奶仔猪腹泻和肠道水肿等;沙门氏菌导致仔猪副伤寒和育肥猪拉稀等;产气荚膜梭菌导致仔猪红痢和肥猪阶段肠道胀气等。猪细菌性肠炎病程短,传播快,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猪大肠杆菌在猪群中引起很多疾病,包括新生仔猪腹泻、断奶仔猪腹泻和肠道黏膜下层水肿。由于发病率、死亡率和体重降低的增加,以及治疗、疫苗和饲料添加剂的成本增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和水肿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沙门氏菌多爆发于断奶的幼崽猪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肠结肠炎、腹泻及脱水。本病常发生于感染了大剂量沙门氏菌,免疫抑制,且体质虚弱及卫生条件差的猪群。临床急性发病猪,其排菌可达每克粪便含106个猪霍乱沙门氏菌(Smith HW,Jones JET.1967.J Pathol 93:141-156.)或107个鼠伤寒沙门氏菌(Gutzmann F,Layton H,Simiins K,et al.1976.Am J Vet Res 37:649-655.)。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病原梭菌是一类严格厌氧的革兰氏言行产芽胞杆菌,其中引起肠炎的主要为C型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其中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例通常出现在仔猪出生以后3天,增殖快,世代间隔短,在数小时内,可以增殖到108-109个/g(Ohnuna Y,Kondo H,et al.1992.J Jpn Vet Diagn Invest 14:258-259),感染仔猪迅速转变为虚脱,勉强运动,然后很快转并为濒死期,多数病例会在出生后12-36h死亡。A型产气荚膜收集是猪肠道内正常微生物区细的组成部分,一旦条件适宜就大量增殖,引起新生仔猪、偶尔也可以引起断奶仔猪的肠道疾病。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这三种病原菌也是人畜共患的感染原,人群极易通过接触或食用带菌的食物而感染,尤其是对老人小孩人群,感染后会引发消化道炎症、出血性腹泻、败血症、伤寒等病症,伤害极大。
目前实验室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进行有氧培养,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厌氧培养,并且分别进行三种病原菌的生化试验或者单病原PCR鉴定。培养过程耗时较长且目标盲目,尤其厌氧培养对硬件和操作熟练度要求高,而单病原PCR鉴定需要对三种病原分别进行检测耗时长试剂使用量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存在较大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及利用该引物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可满足临床上简便、快速、准确进行区分鉴定的要求,为临床生产对该病的免疫防控提供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6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引物的模板基因为大肠杆菌uidA1和uidA2基因、沙门氏菌invA1和invA2基因、产气荚膜梭菌clo1和clo2基因。
一种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试剂盒,包含上述多重PCR特异性引物。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盒还包括:PCR预混液、无菌双蒸水;
所述PCR预混液包括:DNA聚合酶、pH8.3Buffer Tris-HCl、KCl、MgCl2、dNTPMixture。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在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中的应用。
一种检测猪细菌性肠炎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方法,包括:利用所述引物对待检样品进行PCR扩增;收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实验;判读电泳结果。
所述PCR反应体系包括:PCR预混液12.5μL、引物SEQ ID NO:1和SEQ ID NO:2各1μL、引物SEQ ID NO:3和SEQ ID NO:4各0.5μL、引物SEQ ID NO:5和SEQ ID NO:6各1.5μL、无菌双蒸水6.5μL;
所述引物的浓度均为10p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