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大灯倾角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266.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76 | 分类号: | B60Q1/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灯 倾角 调节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大灯倾角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车身前后高度值与车身初始前后高度值,分别计算动态俯仰值和静态俯仰值;其中,所述车身前后高度值从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车身初始前后高度值在所述汽车处于标准状态时,从所述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根据所述动态俯仰值、所述静态俯仰值和车速,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动态调节;若是,则根据所述动态俯仰值控制执行电机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调节;若否,则根据所述静态俯仰值控制所述执行电机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调节。采用本申请,能够实时调节汽车前大灯倾角,使其实际照明距离满足安全照明距离,进而使得驾驶员准确观察前方道路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大灯倾角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驾驶汽车出行。在很多需要夜晚驾驶或者光线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就需要打开汽车的前大灯用来照亮周围的环境和前方道路。通常汽车的前大灯是固定不动的,当车辆的负载发生变化或者车辆行驶的路况发生变化时,比如,同时有多个人到汽车上或者同时多个人从汽车上下去,此时,车辆的负载突然间发生变化,造成车身发生俯仰,进而前大灯的实际照射方向偏离符合此时安全照明距离所需的前大灯照明方向;或者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前方道路为一个陡坡,当车辆在上陡坡的过程中,前大灯的实际照射方向偏离此时安全照明距离所需的前大灯照明方向。
而前大灯的实际照射方向如果偏离当时路况所需的前大灯照明方向,就会使得沿当时道路方向的照明距离变短,当此时的照明距离小于符合此时道路的安全照明距离时,就会使驾驶员无法准确观察前方道路的路况,并且,如果前大灯的实际照射方向偏离当时路况所需的照明方向,恰好在前大灯的实际照射的方向有其他的车辆在行驶,此时前大灯所照射的灯光对其他车辆的驾驶员造成炫目,进而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汽车前大灯的倾角进行实时调节,使得前大灯实际照明方向与行驶的道路所需的照明方向相同,进而使得实际照明距离,不低于安全照明距离。
目前,现有技术中调节汽车前大灯倾角的方法,大多是在车辆静止时根据当时车辆的负载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倾斜路面、加减速等过程时,由于道路状况或者车速变化时,所需的照明方向不停地改变,造成前大灯的实际照射方向与道路所需的照射方向不同,进而使得照明距离小于此时所需的安全照明距离。因此,需要实时地调节前大灯的倾角,使得前大灯的照明距离满足此时所需的安全照明距离。但是,现有技术中调节前大灯倾角的方法,不能实时地将前大灯的倾角调节到安全照明距离所需的角度。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前大灯倾角调节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当路况、车速以及负载等条件变化时,能够实时将汽车前大灯倾角调整到符合当时道路安全照明距离所需的角度。
为此,本申请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大灯倾角调节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车身前后高度值与车身初始前后高度值,分别计算动态俯仰值和静态俯仰值;其中,所述车身前后高度值从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车身初始前后高度值是在所述汽车处于标准状态时,从所述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动态俯仰值为:更新后的预设动态数据深度内俯仰值所对应的动态俯仰值;所述静态俯仰值为:更新后的预设静态数据深度内俯仰值所对应的静态俯仰值;
根据所述动态俯仰值、所述静态俯仰值和车速,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动态调节;
若是,则根据所述动态俯仰值控制执行电机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调节;
若否,则根据所述静态俯仰值控制所述执行电机对所述前大灯倾角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根据车身前后高度值与车身初始前后高度值,分别计算动态俯仰值与静态俯仰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