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和秸秆的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0552.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薛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8;B32B27/08;B32B27/32;B29C43/02;C08L101/00;C08L97/02;C08L51/06;C08L23/08;C08L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废弃物 壳体 塑料 秸秆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和秸秆的利用方法,首先制备第一支撑层、隔音层、保温层和第二支撑层;然后在第一支撑层的任何一面用涂胶机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在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后的第一支撑层上贴合隔音层;用涂胶机在隔音层上表面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在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后的隔音层上贴合保温层;用涂胶机在保温层上表面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在涂抹环保胶黏剂或热熔胶后的保温层上贴合第二支撑层;经牵引滚压机4~6Mpa压力滚压后切割成新型保温隔音复合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和秸秆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废弃物又称电子垃圾,是指废弃不再使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电视、冰箱、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大量电子产品在短时间内就被淘汰,变成电子废弃物,其中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为代表的大家电占有极大的数量。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塑料作为电器电子产品重要的原材料,如果将其随意丢弃、焚烧或填埋,将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塑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对电子废弃物中的塑料进行再生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世界森林资源日趋减少和木材原料的匮乏,人们将目光转向资源丰富的麦秸、玉米秸秆、棉秆、高粱秆等非木材生物质资源,以缓解木材资源紧缺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在我国这样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如何减少生物质资源的焚烧损失,实现对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人们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系列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复合材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各种生物质秸秆人造板、生物质秸秆-热固性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生物质秸秆-热塑料性塑料复合材料。但传统生物质秸秆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较低、保温隔音性能较差,急需新的制备工艺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和秸秆的利用方法,包括两大步骤:第一支撑层、隔音层、保温层和第二支撑层的制备;第一支撑层、隔音层、保温层和第二支撑层的粘合与滚压。
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制备:
(1)把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清洗后烘干;
(2)把烘干后的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破碎成粒径小于3mm的塑料颗粒;
(3)把木纤维、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抗氧化剂ST-KY-1010烘干;
(4)按质量比25~30%:50~55%:5%:5%:5%:5%把木纤维、塑料颗粒、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抗氧化剂ST-KY-1010混合搅拌;
(5)把混合物在180~190℃条件下热压铺装;
(6)热压铺装板冷却、裁切,制成第一支撑层。
所述隔音层的制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和发泡剂经高温连续发泡制成。
所述保温层的制作步骤为:
①把作物秸秆收割、晾晒,把晾晒后的作物秸秆粉碎、筛分;
②将筛分后的作物秸秆在103~105℃条件下烘干;
③把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清洗后烘干;把烘干后的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破碎成粒径小于3mm的塑料颗粒;
④按质量比30~45%:45~60%:5%:5%把作物秸秆、塑料颗粒、酚醛树脂胶黏剂、偶联剂混合搅拌;
⑤把混合物在180~190℃条件下热压铺装;
⑥热压铺装板冷却、裁切,制成保温层成品。
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型汽车内饰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吸防水防震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