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膜腐竹成型自动生产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472.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9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佳;梁明机;黄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威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竹 双膜 成型 自动生产工艺 煮浆 烘干 注浆 自动化 自动分切装置 产品合格率 市场竞争力 输送带总成 成型装置 工作效率 烘干设备 机架两端 浆料漏斗 浆液回收 产出率 吹风管 卷膜筒 热烘箱 冷风 相向 枝状 生产工艺 不锈钢 生产成本 质地 | ||
1.一种双膜腐竹成型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煮浆、双膜成型和烘干,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注浆:将磨制好的豆浆通过管道分别注入梯形浆料漏斗,豆浆从漏斗上布设的多个小孔有秩序地流落在略微倾斜的双向不锈钢煮浆槽内,豆浆在自身重力及斜坡的作用下缓慢向前均匀平摊于煮浆槽内;
(2)煮浆:平摊于煮浆槽上的豆浆不断地往前流动,打开蒸气管阀门上的开关及鼓风机的开关,设置在煮浆槽底部蒸气箱的热蒸气对煮浆槽内流动的豆浆进行加热,同时,在煮浆槽上部的多个分流管吹出的冷风作用下,经过加热装置对豆浆热烘15~20分钟后,向前流动的豆浆水分逐渐蒸发,蛋白质固化逐渐结成金黄色柔软的腐竹薄膜;
(3)双膜成型:当双向流来的腐竹薄膜进入到煮浆槽的出膜端时,在传送带入口端分别被人工揭起,将两大块腐竹薄膜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双膜腐竹薄膜,在电机的传动下,双膜腐竹薄膜进入输送带中,此时,自动分切装置纵向将双膜腐竹薄膜切割成为多幅长条形腐竹膜,并经过成型装置作用,形成圆枝状的双膜腐竹条在输送带的作用下正在缓慢地流进设置在后方的空气能烘干箱,未结膜的浆液流落残料槽通过回收管道吸回与原浆混合均匀后再次煮浆提膜;
(4)烘干:经输送带传进空气能烘干箱的圆枝状的双膜腐竹条,通过烘干烘箱内的空气能热风烘烤下,双膜腐竹条在水平输送带往烘前输送的同时,柔软的双膜腐竹条被进一步烘干成为半干状的双膜腐竹枝条,在烘箱未端设自动分切装置将纵向流出的双膜腐竹枝条均匀地横向切断成为35~38cm长度的腐竹枝条流入储竹箱,得半成品,而后将半干状腐竹枝条送入空气能烘干室,在50~55℃下烘干3~4小时出室,定量包装入箱即得双膜圆枝竹状的成品腐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自动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机架两端的梯形浆料漏斗、设有蒸气热烘箱的左右相向的不锈钢煮浆槽、多个冷风吹风管、卷膜筒、输送带总成、成型装置、自动分切装置,烘干设备及浆液回收管道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梯形浆料漏斗为上大下小呈梯形状,分别安装在煮浆槽两始端,在往煮浆槽一向的梯形浆料漏斗下方每隔15cm钻有一个小孔供流浆使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浆槽包括左煮浆槽和右煮浆槽两大部分,用不锈钢专门加工的制作而成,在煮浆槽底部设有蒸气热烘箱,通过蒸气的热烘煮熟浆槽上面的豆浆液,在煮浆槽上方设置3~5个冷风吹风管,每个吹风管上开有多个吹风小孔,吹风管与鼓风机连接,冷风连续不停停地向煮浆槽面的热豆浆吹风结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总成包括导向卷筒、成型卷筒、两个电机、链条、输送带和托轮,安装在右煮浆槽的上方,一端倾斜输送带与左右煮浆槽的出膜端连接,另一端与烘干箱的入膜端连接,导向卷筒和托轮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电机的主轴传动,倾斜输送带和水平输送带通过链条与另一个电机的主轴传动;自动分切装置分别安装在输送带的始、未端,其中,始端自动分切装置对双膜腐竹腐竹宽度进行纵向分割,未端自动分切装置对双膜腐竹成型进行长度横向切断,其长、宽可根据工艺要求调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的分别采用蒸气加热及空气能电脑自动调温控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膜腐竹成型生产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液回收管道接于煮浆槽起膜处底部的残料槽,通过浆液回收管道吸回原浆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威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威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4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