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桩基的U型结构托换转移系统及其施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7009.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斯明勇;罗俊国;王永文;李强;李士达;王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8 | 分类号: | E02D27/48;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桩基 结构 转移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桥梁桩基的U型结构托换转移系统,包括在既有桥梁两侧施作的围堰,在既有桥梁的既有桩基周边及围堰内河床上施作有高压旋喷桩(6),既有桥梁的既有桩基是由保留的既有桥梁桩基(2)和预切除的既有桥梁桩基(12)组成的,预切除的既有桥梁桩基(12)是设置在盾构区间上的,在高压旋喷桩(6)的顶部施作有级配碎石褥垫层(15),在级配碎石褥垫层(15)上设置有素混凝土垫层(7),其特征在于,在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承台(3)的内侧面上施作有承台植筋(9),在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桥台(4)的内侧面上施作有桥台植筋(10),在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承台(3)的内侧、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桥台(4)的内侧及素混凝土垫层(7)之间施作有现浇U型结构筏板(8),在现浇U型结构筏板(8)的顶面与既有桥梁的桥板(5)的底面之间形成有4厘米的缝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的U型结构托换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现浇U型结构筏板(8)的顶面与既有桥梁的桥板(5)的下底面之间所形成的4厘米的缝隙(11)中设置有2厘米厚的弹性垫。
3.一种桥梁桩基的U型结构托换转移系统施作方法
第一步、在既有桥梁两侧施工围堰,抽排围堰内积水,在既有桥梁的既有桩基周边及围堰内河床上施作高压旋喷桩(6),在高压旋喷桩(6)的顶部施作级配碎石褥垫层(15),形成复合地基;
第二步、在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承台(3)的内侧面上,施作承台植筋(9),同时,在既有桥梁的桥桩基桥台(4)的内侧面上,施作桥台植筋(10);
第三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复合地基上,施作素混凝土垫层(7),在素混凝土垫层(7)上施作现浇U型结构筏板(8),使现浇U型结构筏板(8)的顶面与既有桥梁的桥板(5)的底面之间形成4厘米的缝隙(11),并使现浇U型结构筏板(8)两侧侧墙与既有桥梁的桥台内侧面紧密贴合在一起,既有桥梁的桥桩承台(3)的受力,通过承台植筋(9)和桥台植筋(10)传递到现浇U型结构筏板(8)上;
第四步、在缝隙(11)中垫入2厘米厚的弹性垫;
第五步、启动设置在盾构区间上的预切除的既有桥梁桩基(12)前侧的盾构机(16),对河床(1)中的盾构上行线(13)和下行线(14)进行盾构施工,盾构切除盾构区间上的预切除的既有桥梁桩基(12);
第六步、既有桥梁桩基(12)被切除后,既有桥梁会发生缓慢沉降,慢慢与缝隙(11)中垫入的2厘米厚的弹性垫贴合在一起,使现浇U型结构筏板(8)与保留的既有桥梁桩基(2)共同承载既有桥梁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