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366.0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飞;王德源;孙焕丽;许立超;刘东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单体 界面 快速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其包括:S10、将上述测试装置放置于恒温环境中,并悬空布置;S20、发热单元发出热量,开始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单体;S30、采用测温仪测试A点和B点温度,其中,A点为所述导热单元的左侧中心点,B点为位于右侧的动力电池单体的右侧中心点;S40、当所述A点温度和B点温度稳定后,计算发热单元的功耗以及A点温度和B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发热单元的功耗以及A点温度和B点温度的差值,计算界面热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测试方法简单、方便、快捷。还可根据需求测试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包括不同寿命状态下电池单体的界面热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的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点关注。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主要由热失控引起,因此,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技术迅猛发展,动力电池的热传导研究成为近期热点。而动力电池的界面热阻受工艺、材料影响较大,在动力电池热传导过程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如何快速测试其界面热阻,越发显得重要。
传统的界面热阻测试方法大多需要比较复杂的测试仪器,且测试方法也比较复杂。目前针对动力电池热传导技术的研究中,都是定性的通过结构或材料设计降低界面热阻,尚没有定量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其操作过程方便简单,可以定量给出界面热阻的数值。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其使用测试装置完成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的测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发热单元、导热单元和两个相同的动力电池单体;所述发热单元被夹持在所述两个动力电池单体之间,所述导热单元覆盖位于左侧的动力电池单体左表面,且所述发热单元、导热单元和两个动力电池单体的中心点重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上述测试装置放置于恒温环境中,并悬空布置;
S20、发热单元发出热量,开始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单体;
S30、采用测温仪测试A点和B点温度,其中,A点为所述导热单元的左侧中心点,B点为位于右侧的动力电池单体的右侧中心点;
S40、当所述A点温度和B点温度稳定后,计算发热单元的功耗以及A点温度和B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发热单元的功耗以及A点温度和B点温度的差值,计算界面热阻。
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发热单元提供电能的稳压电源,以及测量稳压电源向所述发热单元提供的电流值的电流计。
可选的,所述步骤S40中,界面热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T/P(功耗)-R导;
式中,R表示界面热阻,单位为K/W,△T表示A点和B点的温度差值,单位为摄氏度;P表示发热电源的功耗,单位为瓦特;R导表示导热单元的界面热阻;其中:
P=U*I/2;式中,U为稳压电源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为通过所述电流计的电流,单位为安培;
R导=δ/(k*A);
其中,δ表示导热单元的厚度,单位为m;k表示导热单元的热传导系数,单位为W/(m·K);A表示导热单元的面积,单位为m2。
可选的,所述发热单元为硅胶加热片或金属加热片,所述发热单元的长宽尺寸与动力电池单体的长宽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导热单元为铝片,且其中心部位与动力电池单体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