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078.5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木南悠;天神林隆一;横尾雄友;木村一郎;佐藤智彦;藤野博良;渡边智子;佐贺勇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B01J31/24;C07B61/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国际申请>=PCT/JP2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比以往少的催化剂使用量也能够有效地制造烯基磷化合物,另外,即使在更大的反应规模中也能够维持催化剂活性而以高的产率制造烯基磷化合物,也能够应用于通过一般的分批反应器或连续反应器进行的工业规模的大量合成。本发明的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下述式(1)[式(1)中,R1表示OR3或R3,R2表示OR4或R4,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所示的化合物与下述式(2)[式(2)中,R5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所示的化合物反应的工序而制造下述式(3a)和(3b)[式(3a)和(3b)中,R1和R2与式(1)的R1和R2意思相同,R5与式(2)的R5意思相同]中的至少任一者所示的烯基磷化合物的方法,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分子内具有P‑H键的磷的含氧酸化合物使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上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使分子内具有P-H键的磷化合物与乙炔化合物反应而制造烯基膦酸酯、烯基次膦酸酯、烯基氧化膦化合物等烯基磷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烯基膦酸酯、烯基次膦酸酯、烯基氧化膦化合物等烯基磷化合物是作为生理活性物质或者作为医药·农药等的合成中间物有用的化合物。另外,将烯基磷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烯基磷聚合物作为金属萃取剂、阻燃剂有用。
作为该烯基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知有在镍催化剂等催化氢磷酰化反应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分子内具有P-H键的磷化合物与乙炔化合物反应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二苯基次膦酸的共存下进行上述反应,即使在产生位置异构体的反应中也能够以高的位置选择性得到烯基磷化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有如下记载:通过将镍催化剂和作为氢化物供体的酸组合使用,在反应体系内形成氢化镍络合物,由此能够将催化剂的使用量减少至0.5摩尔%左右。
如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那样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酸的方法在提高催化剂活性方面是有效的。然而,这些反应中使用的镍催化剂将昂贵的膦作为配位基,在要工业上有利地生产烯基磷化合物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削减镍催化剂的使用量。
另外,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方法在极小规模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了研究(在专利文献1和2的实施例中,以分批投入量的总量为几~几十g级实施反应),在要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更大的反应规模的情况下,由于原料磷化合物与乙炔化合物(特别是以乙炔为代表的气体状的乙炔化合物)的接触效率的影响、因反应热引起的催化剂失活等,极其难以以高的产率得到烯基磷化合物。关于该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专利文献2中记载这样的反应在分批法时反应产率成为40~60%左右,难以以工业规模进行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参照第[0074]~[0075]段)。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作为即使在工业规模中也能够以高的产率制造烯基磷化合物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微反应器系统的烯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微反应器中,在流路内使微少量的磷化合物与乙炔反应,因此能够抑制因反应热引起的催化剂的失活。
然而,由于乙炔对反应溶剂的溶解性低,因此,为了在抑制气化的状态下使乙炔溶液在微反应器中流通,需要使大量溶剂流通(在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使用乙烯基磷化合物的产量的几十倍量以上的溶剂)。因此,该方法需要与产量相比过大的溶剂的贮存设备、分离设备,进而,为了维持催化剂浓度,催化剂使用量也变多,因此,在经济性方面极其不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3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051025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