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振子以及超声波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276.2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藤村毅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A61B8/12;H04R19/00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以及 探头 | ||
1.一种超声波振子,其向被检体照射超声波并且接收由该被检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回波,该超声波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压电元件,该多个压电元件与电信号的输入相应地射出超声波并且将从外部入射来的超声波转换为电信号;以及
掩膜部,其设置于所述多个压电元件与该超声波振子中的所述超声波的放射面之间,该掩膜部能够掩蔽在同与所述超声波的扫描方向平行的平面正交的正视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所得到的分割区域中的任意的分割区域,在已掩蔽的分割区域中,使所述超声波向与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在除了所述已掩蔽的分割区域以外的分割区域中,使所述超声波在所述传播方向上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压电元件一维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膜部具有:
多个驻极体部,该多个驻极体部沿着所述正视方向排列且保持电极化来形成电场;
多个中空部,该多个中空部形成与所述驻极体部的配置相应的带状的中空空间;以及
多个对电极,该多个对电极与所述驻极体部相向地设置且呈带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膜部通过弯曲自如的呈片状的第一片、与呈片状的第二片叠层而成,
所述第一片具有沿着所述正视方向排列且呈长条状的多个第一电极,
所述第二片具有:
多个突出部,该多个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片的与所述第一片相向的表面突出;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向地设置且呈长条状,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中空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膜部还具备:
第三片,其具有第三电极,该第三片叠层于所述第二片的与靠所述第一片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以及
第四片,其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四片叠层于所述第三片的与靠所述第二片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在与形成于所述第二片的突出部偏移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膜部具有:
多个混合部,该多个混合部是混合了体积通过热会发生膨胀的材料而成的,沿着所述正视方向排列;以及
多个电热线,该多个电热线通过各混合部并通过通电来进行发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膜部具有多个中空部,该多个中空部沿着所述正视方向排列,能够使能传播超声波的流体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声匹配层,其使所述压电元件与观测对象之间的声阻抗匹配;以及
声透镜,其使通过了所述掩膜部的超声波向外部射出,
其中,以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所述声匹配层、所述掩膜部、所述声透镜的顺序进行叠层而得到所述超声波振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声匹配层,其使所述压电元件与观测对象之间的声阻抗匹配;以及
声透镜,其使通过了所述掩膜部的超声波向外部射出,
其中,以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所述声匹配层、所述掩膜部、所述声透镜的顺序进行叠层而得到所述超声波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声匹配层,其使所述压电元件与观测对象之间的声阻抗匹配;以及
声透镜,其使通过了所述掩膜部的超声波向外部射出,
其中,以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所述声匹配层、所述声透镜的顺序进行叠层,
所述掩膜部设置于所述声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2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