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熔滴试验炉中试样位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114.6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林;李轶;杨立新;高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G01N2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53116 | 代理人: | 王远同,何晓钧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试验 试样 位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调节熔滴试验炉中试样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熔滴性能是指铁矿石在高炉炼铁过程的荷重和升温还原条件下熔化滴落的性能。矿石在经过软化收缩后,由于形成大量液相而开始熔化,完全填充所有空隙并进行相互扩散。随温度升高,液相流动性改善,渣铁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渣或铁的液滴滴落。矿石熔化是恶化高炉内软熔带透气性的重要因素,但在熔体滴落后,透气性又有改善。若矿石开始熔化温度较高、所形成的渣铁开始滴落温度变化不大,则矿石在高炉形成的软熔带的位置下移,软熔带的区间变窄,这有利于高炉强化冶炼,降低焦比。因此,含铁炉料的熔滴特性决定了高炉软熔带的结构、位置、厚度,并直接影响炉身块状带煤气流的分布和铁矿石的间接还原,决定着焦炭消耗量以及高炉顺行。所以,熔滴性能是评价铁矿石高温冶金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铁矿石熔滴性能试验装置除了能测定矿石的熔滴性外,还可以测定矿石的软化性及透气性。该装置一般由加热升温、供气、荷重、熔滴物收集和参数测试等系统组成。
在日常试验工作中常由于试验用刚玉管加工精度不够,使刚玉管与加热元件接触,试验过程加热元件容易烧坏,造成试验中断;或因试样在炉内位置不当,影响试验精度。另外,现有的熔滴试验炉底座盘钢板笨重,大概有20公斤左右,更换石墨管、刚玉管、硅碳棒部件时必须把钢板取出,更换笨重不安全,而且调整高度和中心位置困难、易损坏部件。因此,有必要研发一套调节装置,便于消除隐患,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并确保试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调节熔滴试验炉中试样位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可调式底座盘,所述可调式底座盘直径大于熔滴试验炉的底座,所述可调式底座盘的盘面近边缘处沿回转中心三等分分别设置有可调整垂直方向的垂直调整机构,所述熔滴试验炉通过其底座置于可调式底座盘上表面,所述熔滴试验炉通过调整可调式底座盘的垂直调整机构调节试样在炉内位置和/或刚玉管与加热元件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熔滴试验炉底座下设置可三等分调整垂直方向的可调式底座盘,单独调整可调式底座盘的一个或两个垂直调整机构,可以轻松调节熔滴试验炉中刚玉管与加热元件间间隙;而共同调整可调式底座盘的三个垂直调整机构,也可以轻松的调整试样在炉内的位置,从而避免了现有熔滴试验炉因刚玉管加工精度而与加热元件接触,导致加热元件容易烧坏而造成试验中断,以及因试样在炉内位置不当而影响试验精度的难题。而且本实用新型重量较轻,安装和操作便捷、安全,各部件不易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之仰视图局部;
图3为图1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局部;
图中:1-可调式底座盘,2-通孔,3-螺母,4-调节螺栓,5-螺孔,6-止动螺母,7-气泡水平仪,8-底座,9-密封圈,10-炉体,11-硅碳棒,12-刚玉管,13-石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调式底座盘1,所述可调式底座盘1直径大于熔滴试验炉的底座,所述可调式底座盘1的盘面近边缘处沿回转中心三等分分别设置有可调整垂直方向的垂直调整机构,所述熔滴试验炉通过其底座置于可调式底座盘1上表面,所述熔滴试验炉通过调整可调式底座盘1的垂直调整机构调节试样在炉内位置和/或刚玉管与加热元件的间隙。
所述垂直调整机构为可调式底座盘1的盘面近边缘处沿回转中心三等分设置有通孔2且通孔2下端或上端同心设置有与可调式底座盘1固定连接的螺母3,穿过通孔2和螺母3设置有调节螺栓4或调节螺钉。
所述可调式底座盘1直径大于熔滴试验炉的底座直径50~100mm,所述通孔2的中心距离可调式底座盘1的盘面边缘10~20mm。
所述垂直调整机构为可调式底座盘1的盘面近边缘处沿回转中心三等分设置有螺孔5且穿过螺孔5设置有调节螺栓4或调节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色鉴别培养基
- 下一篇:在高炉炉底腐蚀塌陷的风冷管内植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