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箱体的前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003.7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仕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3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76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箱体,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合理紧凑,整体一体铸造成型的变速箱箱体的前箱。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313206.0,公开了一种变速箱体,包括箱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底部的行走轴,还包括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侧面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行走轴的侧面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同时与所述箱体本体的侧面表面和所述行走轴的侧面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行走轴的侧面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行走轴的侧面表面贴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72839.1,公开了一种变速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第四轴孔、第五轴孔、第六轴孔、半轴孔、前驱动拨叉轴孔、变速拨叉轴孔、差速锁拨叉轴孔,所述变速箱体的左侧壁设有后动力输出拨叉轴孔,所述变速箱体的前壁设有直连型动力输入轴孔和前驱动输出轴孔,所述变速箱体的后壁设有后动力输出传动轴孔和后动力输出轴孔。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417310.3,公开了一种变速箱体,包括一圆筒形壳体,圆筒形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法兰对接面,圆筒形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圆形出口,圆筒形壳体为一体铸造结构;法兰对接面上设置有连接轴孔,圆筒形壳体的中间两侧设置有向内的凹陷,圆筒形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有若干附加件。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加工程序多,装配难度大,箱体强度低,使用寿命短,后期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加工简易,生产成本低,箱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变速箱箱体的前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速箱箱体的前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具有法兰连接面,法兰连接面上开有分离轴承液压泵安装孔、启动电机安装孔、发动机定位销孔及后箱定位销孔,壳体的侧壁设有电喷嘴,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分离轴承座,分离轴承座的中部开有主轴轴承孔,主轴轴承孔的侧边开有中间轴轴承孔,在分离轴承座上还开有分离轴承拔叉安装螺纹孔、差速拔叉轴孔,分离轴承座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离轴承座上还开有至少三个换挡拔叉杆定位孔及倒挡齿轮轴孔。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离轴承座上凸设有定位孔座,至少三个换挡拔叉杆定位孔一字排开设于该定位孔座中。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定位孔座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前方,分离轴承拔插安装螺纹孔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右前方,中间轴轴承孔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右后方,倒挡齿轮轴孔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左后方,差速拔叉轴孔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左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变速箱箱体的前箱结构简单,通过将换挡拔叉杆定位孔开设于在分离轴承座上凸设的定位孔座中,并在箱体内设置若干加强筋,增加了变速箱的强度,不会产生磨损、断裂,使整个变速箱全部作废的现象,耐用牢固,安全系数高,延长使用时的使用寿命,满足更大牵引力的需要;另外,该箱体是整体铸造成型的,与传统的焊接加工相比,具有密封性能高,在高达50KPA的油压下,不发生泄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箱体的前箱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箱体的前箱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箱体的前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述的一种变速箱箱体的前箱,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具有法兰连接面2,法兰连接面2上开有分离轴承液压泵安装孔21、启动电机安装孔22、发动机定位销孔23及后箱定位销孔24,壳体1的侧壁设有电喷嘴3,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分离轴承座4,分离轴承座4的中部开有主轴轴承孔5,主轴轴承孔5的侧边开有中间轴轴承孔6,在分离轴承座4上还开有分离轴承拔叉安装螺纹孔41、差速拔叉轴孔42及倒挡齿轮轴孔43,分离轴承座上设有若干加强筋40。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离轴承座4上凸设有定位孔座50,定位孔座50上开有三个换挡拔叉杆定位孔51,三个换挡拔叉杆定位孔51一字排开设于该定位孔座50中。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定位孔座50设于主轴轴承孔5的前方,分离轴承拔插安装螺纹孔41设于主轴轴承孔5的右前方,中间轴轴承孔6设于主轴轴承孔5的右后方,倒挡齿轮轴孔43设于主轴轴承孔5的左后方,差速拔叉轴孔42设于主轴轴承孔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仕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仕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智能凝水浇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植物土壤湿度的方法及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