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肉制品腌制增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4419.5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闫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伟光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制品 腌制 增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肉制品腌制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使肉类腌制入味的肉制品腌制增味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消费的普及,肉制品零食或者食品销量逐年攀升,肉类的使用量也随之逐渐增长。一般生肉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存在腌制入味的环节,目前腌制均通过将肉块覆盖腌制材料使之入味,或者将肉块塞入带有腌制材料的料包等方式,其腌制周期长、入味效果不均匀,极大影响了后续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成品后的口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肉类快速腌制入味、同时使得入味均匀的肉制品腌制增味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为:通过将腌制材料放入一个腌制增味器内,通过在增味器壳体设置多个通孔,并在使用过程中将增味器穿入肉中,从而使腌制材料能够均匀持久的渗透入肉内,以使肉在腌制过程中入味更为均匀、快速。
作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包括头端带有一钻头的中空增味杆,所述增味杆包括内部空腔及外部壳体,所述增味杆外部壳体末端开口并活动连接一堵头,所述增味杆外部壳体上均匀分布通孔,使用时先将腌制材料包放入中空增味杆中,再通过钻头将增味杆深入肉块内,由于增味杆外部壳体均匀分布通孔,使得腌制材料更容易散入肉块内,肉块在外部浆料和内部增味器的共同作用下,入味更为均匀。
作为对第一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杆直径为150~350mm,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10mm,合适的长度使得增味器能试用于大块肉类的制作,如牛肉和猪肉等,增味器长度也可以根据所需要加工的肉类大小进行调整。
作为对第一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与外部壳体螺纹连接,防止腌制材料从增味杆底部泄露,也更方便开合增味杆。
作为对第一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杆头端钻头为圆锥状,增味杆为中空圆柱结构,圆柱状的增味杆更适合较厚的肉块。
作为对第一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杆头端钻头为棱锥状,增味杆为中空棱柱结构,棱柱状的增味杆更适合扁平的薄肉块。
作为对第一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器包括至少一对并排联接的中空增味杆,且增味杆的末端堵头固定于同一支杆上,将多根增味杆联接固定使得肉块能放入更多的增味杆,并能将肉块定型入味更为均匀。
作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方案:一种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包括头端带有一钻头的中空增味杆,所述增味杆包括内部空腔及外部壳体,所述增味杆外部壳体末端开口并活动连接一轴套,所述轴套连接处设有可紧贴外部壳体内壁的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固定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外部壳体上均匀分布通孔,所述内部壳体设有与所述外部壳体上通孔一一对应的重叠通孔,本方案中将腌制材料装入内部壳体中,再将内部壳体贴合增味杆外部壳体伸入增味杆内,通过转动转轴可改变内部壳体上重叠通孔与外部壳体通孔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腌制时间长短,当需要快速腌制时将重叠通孔与外部壳体通孔完全重合,此时腌制速度最快。
作为对第二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器包括至少一对并排联接的中空增味杆,且增味杆的末端轴套固定于同一支杆上,同样地,将多根增味杆联接固定使得肉块能放入更多的增味杆,并能将肉块定型入味更为均匀。
作为对上述两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味器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可适用于各类肉制品的腌制过程,其应用范围较广,而且能使得腌制时肉类入味更为快速、均匀,或者可调节腌制入味时间。此外,该种肉制品腌制增味器的使用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同时适于家用和流水式生产线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在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肉制品腌制增味器在实施例四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伟光,未经闫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4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UCK启动电路
- 下一篇:用于移动变电站的隔离式漏电采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