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多功能担架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1669.9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堂;曹海泉;孙栋;隋博;王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1/017 | 分类号: | A61G1/017;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担架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担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客船或客滚船接收和后送伤病员的船用多功能担架推车。
背景技术
战争、自然灾害通常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许多伤病员需要向后方医院转送。为避免对病人产生二次伤害,并减轻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搬运效率,通常需要利用担架推车作为辅助装置实施伤病员后送。大批量伤病员通过水路向后方医院远距离后送时,往往需要临时征用客船或客滚船来实施,由于大部分客船和客滚船未设置无障碍通道,也无医疗专用电梯,要求担架推车具备顺利通过船上通道拐角、跨越凸起障碍、上下船内楼梯、乘坐船内电梯等功能,并能够与不同陆上救护车快速换乘伤病员。平时,居民楼里的病人需送医院抢救时,也需要担架推车具备上下楼梯、乘坐普通电梯、换乘救护车等功能,使病人能够利用担架推车顺利由事发地点送至医院。市面上的担架推车种类很多,形式各异,实现的功能也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外虽然已研制出能够上下楼梯的担架推车,但只适用于坐姿病人下楼梯,不能上楼梯,更不能满足卧姿病人上、下楼梯。专利文献201239269公开了一种内科用担架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担架支架(9)的四个角的支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6),所说的万向轮(6)设置在支杆的下端,在支杆和万向轮(6)连接处的支杆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7);在担架支架(9)上方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和担架卡接的卡槽(5),在所说的担架支架(9)的内部一侧靠下的位置设置有液压升降器(8)。专利文献2836777公开了一种担架推车式手术台,其特征是:车架(6)固定连接推车腿(7),推车腿(7)上分别设置有带制动万向轮(2)和车轮(3),推车腿(7)上拧有定位螺栓(5),担架床(1)固定连接担架腿(4),担架腿(4)插在推车腿(7)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船用多功能担架推车,可以使伤病员能够快速通过楼梯或普通电梯上下客船或客滚船不同甲板层,顺利通过通道拐角,并且能够快速换乘不同运载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多功能担架推车,其特征是:包括铲式担架、减振支架和复合支腿,所述铲式担架通过减振支架与复合支腿连接,所述铲式担架能够沿其纵向呈折起或收缩状态;所述复合支腿包括支腿架、折式支撑杆、万向轮和履带轮,所述支腿架上端与减振支架铰接,支腿架中部设置有支腿架小支耳,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内侧铰接有履带轮;所述折式支撑杆上端与减振支架两端铰接,其下端与支腿架小支耳铰接;所述履带轮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位于另一组内侧,并通过横杆铰接成整体,横杆沿滑道滑动,构成部分重叠或全部展开的履带轮行走结构。
所述铲式担架沿其横向分成左、右铲式担架,左、右铲式担架通过连接套管套接形成一体,铲式担架前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用于铲式担架前部翻起和锁止的铰接接头和调节扣以及用于前部和中部刚性连接的插销,所述铲式担架前部和中部之间呈复合连接方式,形成平直一体平面;所述铲式担架后部通过两纵杆插接在中部,呈伸缩调整状态。
所述铲式担架左右两边对称设置多个扶手孔和卡箍孔,两侧设置三组绑带,采用卡扣或粘扣连接。
所述减振支架包括承载架、钢丝绳弹簧组件、扶手和输液架,所述承载架由纵梁和横梁焊接而成,纵梁上设置大支耳和小支耳,分别与支腿架顶端铰接;所述钢丝绳弹簧组件包括两根过渡连接杆和六组钢丝绳弹簧,过渡连接杆通过钢丝绳弹簧与承载架的纵梁连接,纵梁上焊接有U形扶手;一侧纵梁上安装有输液架。
所述复合支腿的折式支撑杆分上下两节,通过不对称铰链连接,收起时呈单向180°弯曲状态,展开后呈平直杆件状态;复合支腿的万向轮共四个,均可360°转动,并设置制动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势在于:1)伤病员承载平台采用铲式担架结构,铲运伤病员,铲式担架可快速拆卸和固定,实现快速平稳换乘;2)铲式担架可折起、伸缩,能够满足普通电梯、通道拐角等小空间通行要求;3)整体框架采用减振支架结构,能够提高伤病员舒适性,缓减铲式担架无泡沫缓冲垫带来的不适感;4)行走机构采用复合支腿结构,通过切换万向轮和履带轮,满足上下楼梯、平路通行和快速切换需要。本实用新型也可推广应用于陆地上下普通居民楼,满足居民楼内病人送医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下缓坡楼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下陡坡楼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1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顶盖与抽屉的离合结构
- 下一篇:可折叠的手术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