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延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9891.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联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输中的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延迟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自从光纤技术发明以来,各种光纤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层出不穷。作为新型信号处理器件的光纤延迟线(FDL)已经从最初简单的一段光纤,发展到现阶段具有多种复杂结构的独立器件,成为光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多种信号处理功能,如在光纤传感与光学测量系统中参与实现测量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的编码与缓存、在光控相控阵天线系统中实现微波信号的精确相位分配与控制、雷达回波信号的相关除噪等。一般的,光延迟线分为:电缆延迟线、石英延迟、光纤固定延迟线等。依据延迟线使用功能分为:固定延迟线和可调延迟线。可调延迟有分手动可调和电动可调延迟线。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光路准直时光束相互干涉及整个光程内器件损耗一致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延迟器,解决光路准直时光束产生相互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延迟器,包括盒体、输入光纤准直器、输出光纤准直器、光学导向元件和滑块,所述输入光纤准直器固定在盒体的一端,所述盒体的侧面上与输入光纤准直器同一平面处设置有导槽,所述输出光纤准直器固定在滑块上位于导槽内,所述光学导向元件截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一腰与输出光纤准直器垂直且另一个腰与输入光纤准直器相垂直,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推动滑块移动的推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块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与导轨匹配的卡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学导向元件对输入光纤准直器内的光线进行折射导向到输出光纤准直器,利用推动装置改变滑块的位置从而调节不同的延迟时间,且光线不相互干涉,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光路准直时光束相互干涉的缺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信号折射线路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盒体;2、推动装置;3、光学导向元件;4、输出轴;5、滑块;6、导轨;7、导槽;8、输入光纤准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延迟器,包括盒体1、输入光纤准直器8、输出光纤准直器、光学导向元件3和滑块5,所述输入光纤准直器8固定在盒体1的一端,所述盒体1的侧面上与输入光纤准直器8同一平面处设置有导槽7,所述输出光纤准直器固定在滑块5上位于导槽7内,所述光学导向元件3截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一腰与输出光纤准直器垂直且另一个腰与输入光纤准直器8相垂直,所述滑块5上连接有推动滑块5移动的推动装置2。如图2所示,输入光纤准直器的光信号经光学导向元件3折射后进入输出光纤准直器,光学导向元件3采用棱镜等结构。导槽7用于进一步固定输出光纤准直器,以增强输出光纤准直器移动的稳定性。输出光纤准直器随着滑块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推动装置2为电机,推动装置可可采用其他结构,但是,为了便于外部设备对滑块移动位置的精确控制,采用电机便于程序控制。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4与滑块5螺纹连接。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滑块移动,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为了进一步的增强滑块移动的稳定性,盒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导轨6,所述滑块5底部设置有与导轨6匹配的卡合装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9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光组件及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良镜头拆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