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糊盒机的电晕处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090.7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戴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达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74 | 分类号: | B31B1/74;B31B1/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地址: | 410331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糊盒机 电晕 处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糊盒机的盒体表面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糊盒机应用于包装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将印刷好并模切成型的半成品纸板折叠成型并粘好糊口。糊盒机整机由沿传送带前后分布的给纸、预折、上胶、折叠、加压弹出、压实收集6大部分组成。
由于现在半成品纸板都经过了覆膜或上光等表面处理,其胶粘强度不够,容易出现脱胶导致纸盒报废。故而现有技术中也有对纸盒胶粘部采用电晕处理。如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3046316U所公开的“一种带电晕装置的糊盒机”;授权公告号CN202846951U所公开的“改进的全自动糊盒机”。
但是现有技术认为,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面变得粗糙,从而易于吸附胶粘剂。故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晕处理机构的只是进行一次性电晕处理。但是这种看法却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出的观察结果所否定。目前流行的理论认为,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面分子结构重新排列,产生更多的极性部位,从而有利于附着外物。为了使胶水能够很好地附着在半成品纸板表面上,半成品纸板的达因值应该比胶水的达因值高。所以半成品纸板也必须具有较高的表面达因值,但是由于处理能量衰减得快,导致电晕处理的效果难以保持,胶粘质量仍旧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糊盒机的电晕处理机构,提高纸盒的粘胶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糊盒机的电晕处理机构,包括电晕喷头和电晕控制装置,电晕喷头装置于糊盒机上胶部分的前端,(糊盒机整机以给纸部分为前端,压实收集部分为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喷头的根部固定于基体上,若干个电晕喷头在传动带宽度方向左右并列成排设置,至少两排电晕喷头沿传动带长度方向前后平行设置。
优选地,两排电晕喷头之间的前后间距为5~10cm。
改进地,所述电晕处理机构还包括半成品纸板的表面达因值测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成品纸板在进入糊盒机上胶部分之前的前进过程中,电晕处理机构持续对运动中的半成品纸板的胶粘部位进行电晕处理,使得半成品纸板保持较高的表面达因值,产生更多的极性部位,从而有利于附着胶水,有效提高粘胶强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晕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用于糊盒机的电晕处理机构包括电晕喷头2和电晕控制装置1,电晕喷头2装置于糊盒机(图中未画出)上胶部分的前端,糊盒机整机以给纸部分为前端,压实收集部分为后端。所述电晕喷头2的根部固定于基体3上,四个电晕喷头2在传动带(图中未画出)宽度方向左右并列成排设置,至少两排电晕喷头2沿传动带长度方向前后平行设置。两排电晕喷头2之间的前后间距为5~10cm。所述电晕处理机构还包括半成品纸板的表面达因值测量组件。以根据测量值控制电晕处理强度。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上述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达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达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打标机
- 下一篇:压片机下料漏斗气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