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027.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桥梁 检测 爬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420296604.0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爬行器,包括为整个装置提 供向上爬升力的爬升单元以及摄像单元,摄像单元固定在爬升单元上用于获取 桥梁底面信息,所述爬升单元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朝上的悬置端设置有 万向轮。拍摄时在支撑杆和万向轮的作用下,摄像头与桥梁底面的距离得以确 定,确保了拍摄的清晰度;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电路,成本 非常低。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差,落地时由于与地面的冲击力大,会使 得本实用新型遭到损坏,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桥梁 检测爬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桥梁检 测爬行装置,包括飞行装置,所述飞行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旋 翼、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架 内设置有图像处理单元、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性 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 架的底部设置有降落装置,所述降落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 设置有减震垫;所述降落装置包括上降落板、与所述上降落板连接的阻尼器、 设置在阻尼器底部的下降落板,所述阻尼器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 弹簧的顶端与所述上降落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阻尼器 的外壁还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移动块的下方,所 述阻尼器的外壁还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方,所述上降落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下降落板设置在所述减震垫顶部; 所述减震垫包括上橡胶层、下橡胶层、设置在所述上橡胶层和下橡胶层之间的 气囊。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下橡胶层的底部设置有 耐磨层。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器的外壁上分别设 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 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器的外壁设置有多 块散热片。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耐磨层包括橡胶垫、设 置在所述橡胶垫和下橡胶层之间的金属网层。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网层由铁丝作为经 线和纬线编制而成。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其中所述橡胶垫包括胶体、设置 在所述胶体内并与所述胶体呈复合连接的聚酯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降落装置和减震垫都可以起到减震的 作用,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阻尼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 弹簧,当第一弹簧受到震动时会向下运动,带动移动块向下运动,当移动块碰 到第二弹簧时,会带动第二弹簧向下运动,因此提高了减震性能;当移动块向 上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三弹簧向上运动,从而减缓向上的冲击力;减震垫包括 上橡胶层、下橡胶层、气囊,这样设计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降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耐磨层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金属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新型桥梁检测爬行装置,包括飞行装置, 飞行装置包括机架11、设置在机架11上的旋翼12、设置在机架11内的控制系 统18,机架11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2,机架11内设置有图像处理单元13、无 线发射模块14,摄像头2与图像处理单元13电性连接,图像处理单元13与无 线发射模块14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