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嘴外移的无内胎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9246.2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辉;宁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9/02 | 分类号: | B60C2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锴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嘴外移 内胎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内胎车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气嘴外移的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无内胎车轮中,充气嘴安装在轮辋的深槽部位的槽底或槽侧,并通 过轮辐上的风孔(散热孔)引出的。而刹车盘安装在轮辋内,则就造成了充气嘴实际是处于 轮辋与刹车盘的中间位置,此位置(间隙)直分狭小,一般在5-10mm左右。如果当刹车盘 上粘有垃圾或其他物质时,在运行过程中,刹车盘是固定的,充气嘴是旋转的,当碰上刹车 盘上的垃圾或其他物质时,即会把充气嘴撞断,造成突然泄气发生,引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使用条件、使用强度的同 时,提高安全性能的充气嘴外移的无内胎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气嘴外移的无内胎车轮,轮辐通过连接平面与轮辋的胎圈座的平面段固定连接, 充气嘴设于连接平面与胎圈座的平面段,充气嘴从轮辐的散热孔穿出。
作为优选,散热孔朝向充气嘴的一侧开设有缺口,充气嘴从缺口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嘴外移的无内胎车轮,轮辋与轮辐均可采用现有的结构,而对充 气嘴的安装位置进行改进,不用改变轮辋的断面形状或结构,只是改变了充气嘴的安装位置, 即增加充气嘴与刹车鼓的安全距离,整体改变简单,便于实现。配合充气嘴的新位置,在与 充气嘴对应的散热孔上开设缺口,方便充气嘴伸出,同样可采用现有的轮辐形状或结构,工 艺简单,不用另外开发新轮辐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无内胎车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是轮辋,11是胎圈座,12是平面段,20是轮辐,21是连接平面,22是散热孔, 23是缺口,30是充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无内胎车轮,充气嘴30的安装位置与刹车盘距离过近, 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气嘴30外移的无内胎车轮,将充气嘴30的安装位置由原 设置于深槽部位的槽底或槽侧进行外移,使之远离刹车盘。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轮 辋10、轮辐20,轮辋10由普通平板原材料制造,与轮胎配合处的外轮廓形状符合GB/T3487 无内胎轮辋10要求等相关标准。轮辐20通过连接平面21与轮辋10的胎圈座11的平面段 12固定连接,充气嘴30设于连接平面21与胎圈座11的平面段12,充气嘴30从轮辐20的 散热孔22穿出。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较短的充气嘴30能够伸出轮辐20之外,散热孔22朝向充气嘴 30的一侧开设有缺口23,充气嘴30从缺口23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如下:
符合厚度的平板材料,裁制成标准长度和宽度,经卷圆、压平、焊接、扩口、一次滚形 状、二次滚形状、三次滚形状、扩张定尺寸、充气嘴孔后制造成轮辋10;符合尺寸的圆饼材 料,经旋压成型(或压力成型)、冲孔、冲散热孔22(风孔)、校平面、车削外径、车削中孔、 扩螺栓孔、充气嘴30缺口23等工艺后,制造成轮辐20;然后把轮辐20、轮辋10安装到一 起,把轮辐20的连接平面21安装到轮辋10的胎圈座11的平面段12处,然后用焊接方式把 二者连接到一起,最后把充气嘴30通过轮辋10上的傻瓜式充气嘴孔进行安装,装好的充气 嘴30通过轮辐20上的缺口23伸出轮辐20外。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 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9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