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540.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银斌 |
主分类号: | B25J18/02 | 分类号: | B25J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9 浙江省温州市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电缆 气动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动伸缩臂的电缆一般放置于气动伸缩臂的外侧,其往往因为线缆暴露在外而造成的线缆老化过快和意外造成线缆断裂等问题,同时类似的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存在单一电缆线过长,导致的螺旋电缆变形后不宜收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结构牢固的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其包括伸缩气管,第一固定台,伸缩气管底座,第二固定台,第三固定台,进气口,出气阀,电器安装台和电缆,伸缩气管一端设置有伸缩气管底座,伸缩气管内套有两层可活动的伸缩气管,在伸缩气管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和第三固定台,伸缩气管之间的间隙做密封处理,防止漏气,伸缩气管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气管底座,在每节伸缩气管底座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电缆,电缆由伸缩气管底座上的穿线孔向外接出,同时在伸缩气管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阀,当气泵工作时,伸缩气管受压力影响向外延长。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管的第三固定台一侧设置有放气孔,当伸缩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放气孔向外流出时,将产生尖锐的鸣叫。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管的内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静电的耐磨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管底座内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充气泵连接,在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出气阀可以手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管的第三固定台表面设置有可独立拆卸的电器安装台,电器安装表面设置有螺钉固定孔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的电缆设置于伸缩气管内,避免了线缆暴露在外而造成的线缆老化过快和意外造成线缆断裂等问题,同时每节伸缩气管底座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电缆,避免了气动伸缩臂存在单一电缆线过长,导致的螺旋电缆变形后不宜收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电缆的气动伸缩臂,其包括伸缩气管1,第一固定台2,伸缩气管底座3,第二固定台4,第三固定台5,进气口D,出气阀C,电器安装台6和电缆,伸缩气管一端设置有伸缩气管底座,伸缩气管内套有两层可活动的伸缩气管,在伸缩气管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和第三固定台,伸缩气管之间的间隙做密封处理,防止漏气,伸缩气管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气管底座,在每节伸缩气管底座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电缆,电缆由伸缩气管底座上的穿线孔向外接出,同时在伸缩气管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阀,当气泵工作时,伸缩气管受压力影响向外延长,当伸缩气管张开时,电缆随伸缩气管张开而拉伸,当伸缩气管收缩时,电缆随之收缩,同时打开伸缩管底座上的出气阀会导致伸缩管内的气体快速流出。
伸缩气管的第三固定台一侧设置有放气孔A,当气泵向气管内充气时,为避免使用者遗忘关闭气泵而造成的伸缩管内气压过高带来的问题,放气孔的作用是,当伸缩气管因内部加压延伸到极限位置时,伸缩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放气孔向外流出,减轻内部压力,同时在气体通过放气孔向外流出时,将产生尖锐的鸣叫,提醒使用者停止向内部充气。
伸缩气管的内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静电的耐磨涂层。
伸缩气管底座内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充气泵连接,在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出气阀可以手动打开。
伸缩气管的第三固定台表面设置有可独立拆卸的电器安装台,电器安装表面设置有螺钉固定孔B。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银斌,未经赵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