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菱角制取植物淀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7132.6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倪先元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菱角 植物淀粉 制取 化学物质 滤渣烘干 设备投入 物理加工 研磨 成熟度 护色液 冲剂 剥皮 混用 浆料 滤渣 去壳 冲洗 浸泡 采摘 面粉 取出 饮料 全程 保留 加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菱角制取植物淀粉的方法,首先采摘成熟度较老的菱角,剥皮去壳后投入护色液中充分浸泡,接着将其取出冲洗干净,和水一起磨成细腻的浆料,接着摇滤得滤渣,将滤渣烘干后再次研磨即得菱角植物淀粉。本发明方法全程采用物理加工方法,极少添加外来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最大程度的保留菱角中的营养成分,整个工艺较为简单,设备投入较少,加工出来的菱角植物淀粉用途广泛,可制作冲剂型的饮料,也可与普通面粉混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菱角制取植物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菱角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在我国南方水系发达地区在中十分普遍,产量较大。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淀粉含量高达30%以上,比土豆高比小麦低。菱角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佳品,常吃能清热解毒、益胃安中、滋润皮肤、乌黑秀发。
湖北地区水系发达,菱角种植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每年夏季大量菱角集中上市,一小部分鲜食用于鲜食,由于其保鲜期较短,必须尽快食用处理掉,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菱角深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菱角深加工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利用菱角制取植物淀粉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在菱角大量上市的季节快速地将其转化为不易变质、可长期保存的植物淀粉,并可将制备的植物淀粉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提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菱角制取植物淀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长熟的菱角,将其剥壳去皮后立即投入护色溶液中;(2)将菱角仁取出漂洗干净,接着和少量水一起放入电磨中磨成浆料;(3)过滤后收集滤渣,将滤渣烘干后再次进行研磨即得植物淀粉。
上述方案中,所述护色溶液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0.1-0.5%,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为0.05%,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2%,菱角仁在护色液中浸泡时间为30-60min。
上述方案中,菱角仁磨出的浆料反复研磨3-5次,尽可能的破坏其组织结构,便于淀粉和其他物质相分离。
上述方案中,浆料过滤后的滤液静置,将底部沉淀与滤渣合并,将滤渣置于60-80℃烘箱中干燥1-3h,接着再次研磨即得均匀细腻的植物淀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全程采用物理加工方法,极少添加外来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最大程度的保留菱角中的营养成分;(2)由于采用了护色液,制得的菱角淀粉颜色更加好看,显著区别于传统直接粉碎沉淀出来的粒径较大的淀粉产品;(3)整个工艺较为简单,设备投入较少,加工出来的菱角植物淀粉用途广泛,可制作冲剂型的饮料,也可与普通面粉混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7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