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播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后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9502.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迪;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05 | 分类号: | H04N21/6405;H04N21/218;H04N21/2187;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播流 发送 方法 以及 后端 设备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组播流的发送方法,后端设备接收请求目标前端设备的组播流的消息,当目标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不位于同一个平级域中时,判断组播配置表中是否已存储目标前端设备对应的跨域组播信息;若判断结果为否,后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目标前端设备所在平级域的目标后端设备发送包含指定跨域组播信息的组播配置请求。后端设备在接收到目标后端设备发送的组播配置请求对应的成功应答消息时,通过中继设备加入指定跨域组播信息对应的组播组,并接收中继设备发送的目标前端设备对应的组播流。从而减少IPC发送媒体流的数量,进而降低IPC所在的平级域的网络传输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播流的发送方法,同时本申请还特别涉及一种后端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异步传输模式)、Frame Relay(帧中继)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它涵盖了跨共享网络或公共网络的封装、加密和身份验证链接的专用网络的扩展。
网络摄像机(IP Camera,简称IPC),是一种由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IPC为一种可生产数字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的摄像机,已经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都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及录像,将大大节省安装布线的费用,真正做到远程监控无界限。
视频管理服务器(Video Management Server,简称VM),是指网路中对IPC的视频流进行管理的服务器。
如图1所示,多个平级域通过VPN Client设备接入到VPN Server(代理中继设备)中,各域的VM之间以平级域的方式将视频监控摄像机的资源推送给对方。当有多个域的客户端需要查看同一域的IPC实况时,IPC所在的域需要复制发送多份实况数据流通过VPN隧道网络发送至不同域的客户端。一方面占用IPC所在域的上行公网和VPN Server所在网络的入口带宽,另一方面需要消耗IPC或IPC所在域的媒体转发服务器的及VPN Clinet封装报文时的性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IPC向其他域发送自身实况数据流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的问题:
(1)多份媒体流占用了IPC所在域的上行公网和VPN Server所在网络的入口带宽。
(2)多份媒体流消耗了IPC或IPC所在域媒体转发服务器性能。
(3)多份媒体流流消耗了IPC所在域VPN Clinet封装报文性能。
可见,在多个域的客户端同时查看IPC的实况时,如何减少IPC发送媒体流的数量,进而降低IPC所在的平级域的网络传输负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组播流的发送方法,用以在多个域的客户端同时查看IPC的实况时,如何减少IPC发送媒体流的数量,进而降低IPC所在的平级域的网络传输负载。本申请的方法应用于包含中继设备以及多个平级域的网络系统中,所述平级域中包含后端设备以及若干个前端设备,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所述后端设备接收请求目标前端设备的组播流的消息,当所述目标前端设备与所述后端设备不位于同一个平级域中时,判断组播配置表中是否已存储所述目标前端设备对应的跨域组播信息;
若判断结果为否,所述后端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目标前端设备所在平级域的目标后端设备发送包含指定跨域组播信息的组播配置请求,所述指定跨域组播信息包括指定的跨域组播地址及对应的组播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