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的含噪图像二维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772.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伟;徐炜;王春枝;陈宏伟;马烈;侯玉倩;杨娟;张旭;欧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6 | 分类号: | G06T7/136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差 灰度 搜索空间 标准差 二维 离散度矩阵 平滑图像 噪音图像 最大类 阈值法 遍历 最大类间方差法 遍历搜索 含噪图像 计算目标 平均灰度 二元组 灰度级 计算量 邻域 平滑 像素 切割 图像 记录 | ||
1.一种快速的含噪图像二维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输入待分割含噪音图像F,用f(i,j)表示原始图像在像素点(i,j)处的灰度值,M和N分别表示图像的高度和宽度,单位是像素,读取原始图像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统计图像每个灰度级Lk像素出现的频数Hk,这里k的取值范围是0到255;
步骤2,求出含噪图像F的灰度均值μ和灰度标准差D,公式为:
式中,M,N,Lk,Hk的定义同步骤1,k是循环变量;
步骤3,对图像每个像素采用设定邻域的平均灰度值进行平滑,得到平滑图像G;
步骤4,利用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将灰度级从到开始依次遍历获取平滑图像G的阈值TG,具体包括:
步骤4.1,读入平滑图像G,统计图像灰度级a像素出现的频数fa,设分割阈值为TGx,目标类像素点总数为n0,背景类的像素点总数为n1,目标类和背景类的点占图像比例分别为w0,w1,目标类和背景类的灰度均值分别为u0,u1,总的灰度均值为uG,求解公式如下:
uG=w0×u0+w1×u1
上式中,a表示灰度级变量,fa表示灰度值为a的像素点的个数,目标类与背景类的类间方差为G(a):
G(a)=w0(u0-uG)2+w1(u1-uG)2
步骤4.2,将a从开始依次遍历到记录当G(a)的值最大时对应的a为平滑图像G的最优阈值TG,μ和D定义同步骤2;
步骤5,利用二维直方图Pij和二维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在二维空间]搜索最优阈值(S*,T*),D为步骤2中求得的含噪图像F的灰度标准差,TG为步骤4中求得的平滑图像G的一维阈值,使得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最大时对应的阈值为最优二维阈值(S*,T*),具体包括;
步骤5.1统计噪音图像F的二维直方图Pij,公式如下,
fij为像素灰度值为i且3×3邻域平均灰度值为j的像素点的个数,M和N的定义同步骤1;
步骤5.2,设分割阈值为(s,t),将灰度值小于s且邻域灰度均值小于t的像素点划分为背景类;将灰度值大于s且邻域灰度均值大于t的像素点划分为目标类;统计目标类和背景类的像素点个数,计算目标类和背景类的灰度均值矢量μ0,μ1,全局的灰度均值矢量μT,求解公式为,
上式中,Pij定义同步骤5.1,T表示转置矩阵,
计算目标类与背景类的离散度矩阵G(s,t)的公式为:
P0,P1分别为目标类像素和背景类像素占总像素数的比例,如下式,
P0=∑(i>s且j>t)Pij,
P1=∑(0<i<s且0<j<t)Pij
计算两类的离散度矩阵的迹tr(G(s,t))公式为:
tr(G(s,t))=P0[(μ0i-μTi)2+(μ0j-μTj)2]+P1[(μ1i-μTi)2+(μ1j-μTj)2]
μ0i,μ0j,μ1i,μ1j,μTi,μTj是步骤5.2中灰度均值向量μ0,μ1,μT的分量;
定义tr(G(s,t))的解的搜索空间为D为步骤2中求得的噪音图像F的灰度标准差,TG为步骤4中求得的平滑图像G的一维阈值,且s和t的取值范围均为0到255,将(s,t)从开始依次遍历到当tr(G(s,t))的值最大时对应的(s,t)为最优二维阈值(S*,T*);
步骤6,利用最优阈值(S*,T*),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割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7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