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工厂化液体发酵过程中酶活规律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721.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谦;杜睿绮;张桂荣;孙迅;朱陶;张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40 | 分类号: | C12Q1/40;C12Q1/34;C12Q1/44;C12Q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15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酶活 工厂化 液体发酵 培养基 高峰 灭菌 桑黄 淀粉酶 羧甲基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桑黄菌丝体 活性物质 邻苯二酚 液体培养 愈创木酚 原料选取 蒸汽升温 果胶酶 菌丝体 氧化酶 漆酶 取样 装罐 保温 接种 配制 配方 高产 补充 | ||
1.一种桑黄工厂化液体发酵过程中酶活规律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麦麸6-8%,玉米粉2-4%,蛋白胨1-3%,MgSO4·7H2O0.05-0.15%,KH2PO4 0.10-0.15%,K2HPO4·3H2O0.02-0.04%,其余为水,
配制方法:麦麸放入足量的水中,煮沸45-55min,四层纱布过滤,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玉米粉、蛋白胨、MgSO4·7H2O、KH2PO4和K2HPO4·3H2O ,调pH值为6,配制6L培养基;
(2)装罐:将培养基装入10L的发酵罐;
(3)灭菌:在搅拌状态下,夹层蒸汽加热到105-115℃;关闭搅拌,改为直接进蒸汽升温至119℃—124℃,压力0.1±0.05Mpa,保温灭菌;
(4)接种:火焰圈保护接种,向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接入处于迅速生长期的培养8d的桑黄液体菌种;
(5)培养:T为28±0.5℃;罐压为0.05±0.005Mpa;空气流量:0-92h,0.20m³/h,93-358h,0.30m³/h,359-422h,0.20m³/h阶段性调节;搅拌:0-62h,20Hz,63-160h,30Hz,161-332h,20Hz,333-422h,10Hz,
取样分别对培养液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酶活性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
淀粉酶活性测定: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粗酶液,32-45℃水浴准确保温,取出后加入配制的DNS试剂,沸水浴加热,取出冷却后加入蒸馏水,混匀,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20nm处的OD值;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加入粗酶液,42-55℃水浴保温,取出后加入配制的DNS试剂,沸水浴加热,取出冷却后加入蒸馏水,混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20nm处的OD值;
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小麦半纤维素溶液中加入粗酶液,42-55℃水浴保温,取出后加入配制的DNS试剂,沸水浴加热,取出冷却后加入蒸馏水,混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20nm处的OD值;
果胶酶活性测定:在果胶溶液中加入粗酶液,42-55℃水浴保温,取出后加入配制的DNS试剂,沸水浴加热,取出冷却后加入蒸馏水,混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20nm处的OD值;
漆酶活性测定:邻联甲苯胺溶液、醋酸盐缓冲液和粗酶液混合得反应液,20-35℃保温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光密度值;
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测定:邻苯二酚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粗酶液混合得反应液,反应液20-35℃保温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00nm处测光密度值;
愈创木酚酶活性测定:愈创木酚溶液、醋酸盐缓冲液和粗酶液混合得反应液,反应液20-35℃保温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90nm处测光密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7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