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以及使用该检测卡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7708.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欧静堃;何景;罗荣;胡梦龙;蔡军;李慧;朱镜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5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洪俊梅;张淑珍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赤霉烯酮 检测卡 层析膜 金标垫 底板 吸水垫 样品垫 免疫层析检测卡 依次排列 半抗原 检测线 胶体金 质控线 检测 二抗 抗体 涂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层析检测卡,所述检测卡包含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吸水垫和底板,其中,所述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和吸水垫在所述底板上依次排列;所述金标垫上涂覆固定有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的胶体金,并且所述层析膜上设置固定有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的检测线和固定有二抗的质控线。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检测卡对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以及使用该检测卡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的、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人和动物会产生雌激素效应综合征,其主要的表现为影响雌性动物乳房发育、抑制多倍排卵、哺乳推迟、外阴阴道炎、连续动情期、假孕、不育等。该毒素甚至会引起雌性动物出现不孕或流产,初生胎儿出现异常、畸形和四胎等严重的生殖异常现象。其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等谷物以及奶产品中。
玉米赤霉烯酮是世界上污染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毒素,在许多国家的多种农副产品中都存在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2015年,我国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持续了严重的污染水平,玉米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污染严重,且部分大米蛋白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污染更为严重,均在7000μg/kg上下。所以,相关产品的全产业链都应该对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含量进行实时监控,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损害消费者健康。
目前,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普遍采用色谱法,如国标GB/T 5009.209-2008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为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由于该方法存在需要大型仪器、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前处理步骤复杂等特点,该方法并不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另一方面,免疫胶体金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体积小而便于携带、对检测环境要求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已被部分企事业单位采用,用于检测原料、半加工品或成品中的毒素含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为尽快将产品推入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企业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
免疫胶体金层析法是以纸基为载体,以胶体金为示踪物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与抗体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且不影响抗体的生物活性。胶体金作为免疫示踪物始于1971年。随着层析法检测试剂、材料、结构上的不断发展,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或企业已对玉米赤霉烯酮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如上海交通大学(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650368A和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520177 A)和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利申请公布号104849461 A),这些专利申请对玉米赤霉烯酮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中所涉及的抗体、制作步骤、产品组装要求和检测步骤进行了详细研究。此外,一些单位还对涉及玉米赤霉烯酮与其它毒素的高通量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免疫胶体金层析产品在检测效率和稳定性方面不能完全满足检测需求,尚有进步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对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免疫胶体金层析产品的制作步骤及要求和样品(如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进行了细致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产品的检测效率(缩短了检测时间)及稳定性(降低了假阳性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速率高、适用于现场操作、稳定性好、平行性好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包含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吸水垫和底板;其中,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和吸水垫在底板上依次排列;金标垫上涂覆固定有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的胶体金(偶联胶体金),并且层析膜上设置固定有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的检测线和固定有二抗(抗抗体)的质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