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脱黄曲霉汤圆粉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402.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源源龙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5/20;B02B1/02;B02B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蒙捷 |
地址: | 404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黄曲霉 汤圆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脱黄曲霉汤圆粉生产工艺,使用了直径为55~60mm,管壁厚度为2~3mm的镀锌管对淘洗后的糯米进行抽吸,使得镀锌管中的糯米互相摩擦,进而将糯米表面的黄曲霉摩擦脱落,提高糯米的品质,淘洗后的糯米抽吸至三级过滤筛过滤,还能够将糯米中的杂质和小颗粒分别去除,整个加工工艺解决了糯米表面黄曲霉不易清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脱黄曲霉汤圆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汤圆是我国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历史非常久远。其外形饱满,光滑圆润,在水里煮时,时浮时沉,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浮元子”,有地方将其更名为元宵。元宵寓意团团圆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汤圆传统的加工方式通常为小作坊式的手工加工,随着速冻技术的飞速发展,速冻汤圆顺势而生,以其便利、安全、美味、卫生、且富有营养等优点成为速冻食品行业的佼佼者;而汤圆在速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汤圆外观不好或者汤圆开裂等问题,影响汤圆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汤圆原材料(糯米粉或者汤圆粉)和加工工艺的选择是影响汤圆品质的重要因素。
授权公告号CN 102125215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营养糯米粉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选用黑糯米、黑香米、黑花生、黑芝麻、黑豆及核桃仁作为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加工,并通过低温石碓磕制的方式,生产出易食用且营养价值高的糯米粉。该发明的加工工艺通过低温石碓磕制的方式加工上述原料,将上述原料浸泡后置于石碓中研磨混合,虽然该加工工艺将各种高蛋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提高了糯米粉的营养价值,但是通过该方法生产糯米粉的单次产量低,不适合企业批量生产,且存放时间久的糯米表面会产生黄曲霉,黄曲霉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毒素,且包覆在糯米表面,随着糯米粉的加工,糯米表面的黄曲霉还会不断滋生,使得黄曲霉的清理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在糯米粉加工前期将糯米表面不易清除的黄曲霉清除,严格控制糯米表面的黄曲霉含量,使其符合食品检测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糯米表面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不易清除的问题,提供一种物理脱黄曲霉汤圆粉生产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物理脱黄曲霉汤圆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选取色泽白色、均匀的糯米,将糯米精选去除杂质,控制糯米的水分在14%以下;
B、将选取的糯米淘洗3~4次,淘洗时间为5~10分钟,控制糯米含水量为15~20%;
C、将糯米浸泡3~5分钟后随离心机进入去霉管中进行翻滚、摩擦,除去糯米表面粘附的黄曲霉菌。再通过去霉管抽吸至三级过滤筛中进行筛选,除去糯米中的石子等杂质和糯米颗粒末。其中去霉管选用镀锌管,镀锌管的直径为55~60mm,镀锌管的管壁厚度为2~3mm,镀锌管的长度为7~8米;
D、将筛选好的糯米收集至设有条形排污孔的泡米罐中进行浸泡,浸泡过程中,每隔3~4小时换一次水,换水次数为3~5次,其中糯米浸泡温度在6~10℃时,浸泡时间为14~16小时,糯米浸泡温度在11~20℃时,浸泡时间为12~14小时,糯米浸泡温度在21~38℃时,浸泡时间为10~12小时;
E、将浸泡好的糯米置于打浆机中打浆,打浆过程中换水2~3次,打好的糯米浆液导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F、将沉淀后的糯米浆置于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糯米浆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即进入42米的烘干管道,烘干后的糯米粉(汤圆粉)自动流入振动筛。振动筛的筛网目数为80~100目;
G、将振动筛筛选出的糯米粉进行装包、计量、封口,在整个产品中,此工序必须认真严格的执行好,包装必须要求质量,计量必须准确,封口打码必须将生产日期正确引导消费者,包装成品后,验收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源源龙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源源龙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