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5972.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李保芝;朱礼飞;张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0 | 分类号: | A61L15/40;A61L15/44;A61L1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彭辉剑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活性玻璃 微球 非离子型嵌段共聚物 浸渍 百合科植物 搅拌溶解 前驱液 造孔剂 制备 叶子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清洗 磷酸三乙酯 生物相容性 酸性催化剂 正硅酸乙酯 活化处理 制备工艺 晾干 钙源 胶束 煅烧 取出 | ||
1.一种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取百合科植物叶子,并将所述百合科植物叶子经过活化处理、清洗、晾干,以得到造孔剂,所述百合科植物选自万年青、吉祥草、萱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b)制备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前驱液,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非离子型嵌段共聚物搅拌溶解,并调节温度,以使所述非离子型嵌段共聚物发生胶束化,以得到一溶液;
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磷酸三乙酯、正硅酸乙酯、酸性催化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钙源,搅拌溶解,以得到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前驱液;
c)将所述造孔剂浸渍在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前驱液中一段时间;
d)取出浸渍后的产物,经过清洗、干燥、煅烧,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所用的试剂包括乙醇溶液、pH调节剂及活化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酸性试剂,所述酸性试剂为盐酸或硝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选自甲醇、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的溶液的pH为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百合科植物叶子经活化处理后,取出活化后的百合科植物叶子并用洗液冲洗,直至冲洗后的洗液呈中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液选自去离子水、纯净水、蒸馏水或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为0.5-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的用量为0.5-100g,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前驱液的用量为10-1000g。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中空的微孔结构,所述微孔之间具有连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9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