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713.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9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森;李秉杰;徐晓丹;吕舜;吕江花;马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A47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祭祀 三维 场景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目标祭祀三维场景进行抽象分析,对祭祀场景建模规则进行扩展;根据祭祀场景资源文件和扩展后的祭祀场景建模规则建立祭祀场景模型;根据映射规则将所述祭祀场景模型转换为XML文件;根据所述XML文件生成虚拟的目标祭祀三维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对祭祀场景建模规则的扩展对不同祭祀场景对象通过模板进行实例化,并可对场景对象的属性进行扩展,构建出新的祭祀场景对象。同时,采用文件转换方法可以降低业务与渲染机的紧耦合,提升模型的可复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场景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技术的逐步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普及,相应的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高,信息化系统面向的用户体验也越来越丰富。直观、真实、交互友好的用户体验也成为行业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三维场景展示技术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为倡导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网络虚拟祭祀作为具体措施,能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殡葬用地。
场景建模作为虚拟现实相关应用程序开发中重要的环节,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了将虚拟祭祀三维场景展示出来,一般是将祭祀的三维场景信息通过文本形式保存在文件中,再通过专门的商业引擎工具Unity3D、Unreal等对这些文件加以读取和解析,并最后生成三维场景。但目前随着个性化业务发展的需求,网络上,祭祀的三维场景因人而异,场景需求也需要适应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解决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动态创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虚拟祭祀场景建模,虽然目前已经存在了一些场景建模方法,但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难以应对虚拟祭祀场景对象:目前对虚拟祭祀的虚拟场景建模,主要采用方法是基于XML、VRML等现有文本格式,或者是自定义的文本格式对虚拟祭祀场景中的对象进行抽象建模。但随着祭祀业务动态展示需求的复杂化,虚拟祭祀场景中场景对象的结构需要更加层次化,以支持虚拟场景对象的不同呈现。而目前存在的场景建模方法由于在设计时普遍与业务耦合紧密,应用只局限在某一个特定领域,难以应用于网络祭祀环境下的各种场景对象的虚拟描述;
2、祭祀虚拟场景建模方法可扩展性不强:部分祭祀虚拟场景建模方法在设计时虽然考虑了可扩展性,能实现指定场景对象进行扩展,但是性能不足,在实际应用网络祭祀中,一些常见的虚拟网络祭祀场景对象的属性并不支持;
3、虚拟祭祀界面生成自动化程度低:当前的虚拟祭祀场景建模方法是对祭祀场景所形成的结果以文本形式,通过管理人员以手工录入方式保存在文件中。但随着网络祭祀场景的规模和动态变化,这种手工录入方式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这种人为因素会引入错误,难以实现虚拟祭祀场景的自动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对于场景对象和对象的属性的扩展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祭祀三维场景的生成方法,包括:
对目标祭祀三维场景进行抽象分析,对祭祀场景建模规则进行扩展;
根据祭祀场景资源文件和扩展后的祭祀场景建模规则建立祭祀场景模型;
根据映射规则将所述祭祀场景模型转换为XML文件;
根据所述XML文件生成虚拟的目标祭祀三维场景。
可选地,所述对目标祭祀三维场景进行抽象分析,对祭祀场景建模规则进行扩展,包括:
基于形式化模型对目标祭祀三维场景进行抽象分析,对祭祀场景建模规则进行扩展,将所述目标祭祀三维场景中的祭祀场景对象抽象为祭祀场景对象模板。
可选地,所述祭祀场景资源文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未经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