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2196.4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锦明;白猛猛;田钧勉;张康健;雷鸣;宗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C07H17/07;C07H1/08;A61P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杜仲 提取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1)新鲜采摘的杜仲叶,于室内充分阴干;
(2)粉碎后使用浓度为50%的甲醇渗漉提取,直到流出液无色;
(3)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4)浸膏用纯水按照kg/L 1:10混悬,使用等体积正丁醇进行萃取,3次;将水相和正丁醇相分别浓缩,回收溶剂;
(5)水相按质量比1:3与100-200目硅胶拌样,氯仿:甲醇体积比为5:1-1:1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收集硫酸乙醇显黄色的部分,合并;
(6)继续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或HPLC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分离得到R1为xylopyranosyl-(1→2)glucoside、R2为OH的黄酮化合物和R1为rutinoside、R2为OH的黄酮化合物;
(7)所得正丁醇相用水溶解,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依次使用水、10%甲醇、30%甲醇、50%甲醇、75%甲醇和100%甲醇进行洗脱,收集30%至75%部分,使用硅胶、凝胶、反相硅胶或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R1为H、R2为OH的黄酮化合物,R1为glucoside时、R2为OH的黄酮化合物,R1为H、R2为H的黄酮化合物,R1为glucoside、R2为H的黄酮化合物和R1为rutinoside、R2为H的黄酮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1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