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冰组件及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271.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邵阳;司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何佩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制冰腔体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部的制冰机,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还包括:设置在制冰机与储冰盒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和储冰盒的活动隔板;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的风扇;储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相连接并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本发明的制冰组件,制冰与储冰分区,减少能量损耗,提升制冰量;同时实现温度的简单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及制冰腔体的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制冰机一般安装在门背部,储冰盒(蓄冰桶)直接安放在所述制冰机的下方,当制冰机满冰后,冰块直接落到所述储冰盒中。此时制冰机与储冰盒所处的空间完全连通,制冰与储冰在同一个凹腔中,所以制冰机在制冰过程中储冰盒中的温度与制冰机周围温度相近,而冰块的实际所需的储存温度相对于制冰温度较高,这样就造成了冷量的损耗,进而造成相应的制冰量减少。另外当制冰机开始加热脱冰时,制冰机加热丝工作,会使制冰机周围温度上升,造成储冰盒中的温度出现波动,影响冰块的储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制冰区和储冰区分隔的制冰组件并提供一种对制冰和储冰分隔后的温度控制方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冰组件,包括制冰腔体、安装在制冰腔体内部上部的制冰机,以及位于制冰腔体内部下部的储冰盒,还包括:
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设置在制冰机与储冰盒之间的用于连通或分隔制冰机和储冰盒,所述活动隔板将制冰腔体分隔为制冰区和储冰区两部分;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制冰腔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开口连通制冰蒸发器所在的腔体与制冰腔体;
储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冰盒下部并连接在储冰盒的内壁上,用于采集储冰区实际温度;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储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储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储冰区实际温度,所述微处理器与风扇相连接并控制风扇的运行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冰与储冰分区,减少能量损耗,提升制冰量;避免制冰机开始加热脱冰时,造成储冰盒中的温度出现波动,影响冰块的储存;制冰与储冰分区,储冰室温度相对较高,可以使储冰室周围泡层减薄,增加储冰盒的大小,进而增加储冰量;储冰区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配合能够分隔后的储冰区温度的简单控制,不需要再添加其他器件,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制冰区温度传感器,所述用于采集制冰区实际温度的制冰区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机的上方并连接在制冰腔体内壁上;所述微处理器与制冰区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制冰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制冰区实际温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制冰区温度传感器并与微处理器相配合,实现对制冰区的温度的监控与采集,进而使温度控制更为完善。
进一步,所述制冰组件还包括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隔板的一端与制冰腔体的一侧壁相连接并以连接端为转动轴转动,所述活动隔板非连接端与固定隔板相接触或分离。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的分隔空间,并且减少活动隔板的活动轨迹,安装制作起来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活动隔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油基聚氨酯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安全装置的气缸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