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使用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557.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34;G06T7/73;G06F11/34;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使用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终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的普及应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生活中已不可或缺,使用终端设备成为人们的习惯。终端设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随着终端功能的完善,人们每天使用终端的时间越来越长。例如,有的用户使用手机看小说或者视频,一般连续使用时间为几十分钟,时间长的能够达到几个小时。
目前,由于长时间使用终端给人们也带来了烦恼。当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头部将自然而然地越来越低,越来越靠近手机。长时间颈椎前屈的状态给脊柱造成压迫。数据显示,头部不断向前倾斜对脊柱造成的压迫几乎是呈倍数增加的,头部向前倾斜15度,就会给脊柱增加12.24千克的重量。严重地可能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盘突出等病症。这样的伤害难以完全恢复,需要服用药物、物理疗法甚至手术才能缓解或治疗。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仅判断手机与桌面夹角,无法准确计算用户颈椎弯曲程度;
(二)当用户处于不良姿势使用终端时,未向用户发出提醒;
(三)无法记录用户长期使用手机习惯,难以向用户发出准确、人性化的提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终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准确判断用户在以不良姿势使用终端时脊柱弯曲角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当用户一定时长不良使用终端时,向用户发出提醒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使用状态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终端用户与终端相对位置关系,判断终端使用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采集终端所处状态信息和终端用户所处状态信息,计算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是否超过阈值;以及若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超过阈值,所述终端发出反馈信号;其中,所述终端所处状态信息包含终端所处平面与特征面的夹角,所述终端用户所处状态信息包含终端用户面部所处平面与终端所处平面的夹角;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指终端用户与特征面的夹角的余角。
优选地,包括步骤:采集终端所处状态信息和终端用户所处状态信息,计算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是否超过阈值;以及若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超过阈值时,判断所述终端用户以不良姿势使用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发出反馈信号;其中,所述终端所处状态信息包含终端所处平面与特征面的夹角t1,所述终端用户所处状态信息包含终端用户面部所处平面与终端所处平面的夹角t2;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指终端用户颈椎前倾角度t,其中t=90°-(t1+t2)。
优选地,所述终端预存所述终端用户标准人脸图像信息。
优选地,所述终端预存终端用户标准人脸图像信息后,采集预存终端用户标准人脸图像信息特征点的第一位置参数,包括用户标准人脸图像信息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采集终端用户所处状态信息的方法包括:启用所述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使用中终端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从所述使用中终端用户人脸图像信息中识别所述使用中终端用户面部特征点,采集所述使用中终端用户面部特征点的第二位置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位置参数计算所述终端用户使用状态参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使用中终端用户面部特征点与终端显示屏幕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1、所述使用中终端用户面部特征点与终端显示屏幕特征点之间的垂直距离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目标对象遮挡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