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7207.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红;谷印;叶奎奎;张则平;汪建安;裴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架 零部件 轮廓 边界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收集车型参数,根据悬架的运动特性,以悬架的跳动行程为纵坐标,以悬架的转向行程为横坐标,制成图表,并将该图表划分成若干个取样点;
B:选定合适的轮胎型号,并结合悬架的硬点,利用CAD软件来制作悬架模型;
C:利用悬架模型来制作其对应各个取样点时的轮胎包络,并将所有取样点对应的轮胎包络整合成一个轮胎整体包络;
D:以轮胎整体包络的包络面为边界,验证轮胎与其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如果存在干涉,则对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进行修改,直到轮胎整体包络与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之间无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悬架的跳动行程为悬架相对于车身的垂直位移,所述取样点包括车身空载且静止于地面上时所对应的第一行程、车身满载且静止于地面上时所对应的第二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所述取样点还包括车身处于悬空状态时所对应的第三行程、车身满载且从预定高度掉落到地面上时所对应的第四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悬架的转向行程为转向器活塞相对于车身的水平位移,所述取样点包括车辆在最大左转向、最大右转向和不转向三种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以轮胎处于最大充气状态时的轮廓来制作悬架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以轮胎整体包络的包络面为边界,根据轮胎与其相邻零部件的间隙要求,设定轮胎相邻零部件的设计边界,并将该设计边界与所述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进行比较,当所述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在所述设计边界内时,表示轮胎整体包络与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之间无干涉,否则,表示轮胎整体包络与轮胎相邻零部件的3D轮廓边界之间有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悬架处零部件3D轮廓边界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相邻零部件包括翼子板、挡板、轮罩、轮护板和纵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2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