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7153.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钱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定时循环切换信道来监听获取无线通信数据包效率低,造成时间资源浪费的问题。所述信道切换方法包括:确定N个信道均监听完成后获取在每个信道接收到的信标beacon报文数量;基于每个信道的beacon报文数量更新对应信道的监听时长或基于每个信道接收到的beacon报文中携带的有效MAC地址数量更新对应信道的监听时长;针对更新监听时长后的每个信道,在第j个信道监听所述第j个信道对应的监听时长后,切换到第j+1个信道继续监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台拥有无线网络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都有自己唯一的MAC地址,该地址可以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码。其它设备通过获取智能终端设备的MAC地址了解到该智能终端设备的信息。
现有技术中,采集MAC地址的装置是通过监听信道获取无线通信数据包,通过解析无线通信数据包得到所需要的MAC地址。而监听信道则是采用定时循环切换信道的方式,例如,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长,假设有3个信道,在信道1上监听所述固定时长后切换到信道2,在信道2上监听所述固定时长后切换到信道3,在信道3上监听所述固定时长后再切换到信道1,如此循环切换信道。由于beacon报文在每个信道上的数量分布状况不同,因此采用定时循环切换信道来监听获取无线通信数据包效率低,造成时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定时循环切换信道来监听获取无线通信数据包效率低,造成时间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包括:
无线设备在第i个信道监听预设监听时长后,切换到第i+1个信道继续监听,其中,所述i为取遍不大于N的所有正整数,所述N表示信道总数且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无线设备确定所述N个信道均监听完成后获取在每个信道接收到的信标beacon报文数量;
所述无线设备基于每个信道的beacon报文数量更新对应信道的监听时长,使得更新后的获取beacon报文数量大的信道的监听时长大于获取beacon报文数量小的信道的监听时长;
针对更新监听时长后的每个信道,所述无线设备在第j个信道监听所述第j个信道对应的监听时长后,切换到第j+1个信道继续监听,其中,所述j为取遍不大于N的所有正整数。
所述N个信道的监听时长记录在信道切换调度时间数组中,所述信道切换调度时间数组的数组长度为N。
所述每个信道接收到的信标beacon报文数量记录在beacon报文统计数组中,所述beacon报文统计数组的数组长度为N。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N基于不同国家使用信道的数量采用不同的取值。以中国和美国在使用2.4Ghz无线网络和5Ghz无线网络时所述N的取值为例:在中国,2.4Ghz无线网络中使用13个信道,5Ghz无线网络中使用4个信道,因此所述N取值为13+4。在美国,2.4Ghz无线网络中使用11个信道,5Ghz无线网络中使用12个信道,因此所述N取值为11+12。
本发明实施例在采集MAC地址过程中,信道监听时根据beacon报文在信道上的分布状态调整每个信道的监听时长,相比现有技术中监听信道时采用定时循环切换信道采集MAC地址的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信道停留时间,提高了MAC地址采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设备基于每个信道的beacon报文数量更新对应信道的监听时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