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结构智能模块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6626.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伟;容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12 | 分类号: | G06N3/12;G06Q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结构 智能 模块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在机械电子产品领域产品开发的中的产品结构智能模块化。
背景技术
产品结构是机械电子产品开发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产品开发的过程、开发人员组织结构以及产品的市场战略定位。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的焦点从过去的生产规模和质量转变为用户的个性定制;同时客户需求也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大规模定制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之一。模块化产品设计策略是实现大规模定制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开发与生产活动中。在机械电子产品开发中,常常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把复杂产品分解成规模较小的、易于开发的、有较为独立功能的子系统,在开发完成后集成所有子系统来完成产品的总功能。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合理可以提升产品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使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更加适合开发人员组织结构的规划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安排。但是,如果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不当会造成子系统间的联系过多,而难以完成各子系统的集成;会增加开发过程的迭代次数,延长产品开发周期。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在产品开发中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主要是使用功能结构图、行列变换等方法,这些方法普遍是以创建产品的功能结构为开始,然后通过模块或者分组把子功能归入到模块中。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过分依赖于产品的功能结构,离开功能结构的前提就无法进行下去;(2)只能用于开发新产品的模块化结构,不能对已经有的产品结构进行模块化分析;(3)在模型中的行元素和列元素数目较大且行元素与列元素间的联系较复杂时,行列变换的难度和聚类划分和评估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使用基于行列变换和聚类评估的划分算法很难实现模块聚类;(4)不利于将智能算法引入产品结构的模块划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机械电子产品的产品结构模块划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产品结构智能模块化方法。
本发明产品结构智能模块化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综合考虑零部件之间的功能结构关系,确定各行列元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方向性;确定各行列元素之间的依赖程度,得到数值化产品结构DSM模型;
(B)在算法开始前,设置种群规模、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终止代数、最大聚类模块数m;
(C)染色体编码采用矩阵编码,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模型,假设模型的最大聚类数为m,则得到的编码矩阵为m×n矩阵;矩阵中的行列元素分别代表相应的模块和零件,单元格的值表示它所对应的零件是否在它所对应的聚类模块中,1代表零件在模块中,0表示零件不在该模块中;单个零件只允许存在一个模块中,因而每一列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单元格为1;
(D)种群初始化,对于一条染色体(m×n矩阵),在每一个列向量中任取一个单元格,将其值取为1,剩下的取为0;反复执行以上步骤,直到获得要求的种群规模;
(E)计算种群中各个个体的适应度值,模块度体现了模块与模块之间和模块内部间的关系,模块度越高模块划分的结果越好,这时模块之间的耦合性越低、模块内部的内聚性越高;以模块度值来表示适应度函数;
(F)个体的选择操作,从种群中随机选取N个个体进行适应度大小的比较,保留适应度高的个体;将上述过程重复M次,得到下一代群体中的M个个体;
(G)个体间的交叉操作,交换两个个体的某个或某些位,是产生新个体的主要方法;在相互配对的两个个体编码串中随机设置两个交叉点,交换两个个体在交叉点间的部分染色体。
(H)个体的变异操作,改善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素能力,提高种群的多样性,防止早熟现象的出现;随机选出一条父染色体,从染色体中随机选出一列作为变异点,将该列中的1的变为0,从剩下的单元格中任选一格值设为1;
(I)重复E-H的过程,直到所设置的终止代数,输出最优的编码个体;
(J)解码最优个体,输出最优模块化方案。
本发明产品结构智能模块化评估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计算目标DSM模型中每一个模块内部间的平均聚合度;
(B)计算目标DSM模型中所有模块与模块间的平均耦合度;
(C)计算目标DSM模型中在该模块划分方案下的模块度值;
(D)计算所有方案的模块度值,选择模块度值最大的模块划分方案作为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