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利用该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及弹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3111.6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2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恒;陈立;陈明;陈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君恒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射器 滚球 套管 超音速 推力发动机 大功率轴 弹射控制 发动机 弹射架 舰载机 内套筒 外套筒 超强 传动 气缸 轨道 活塞杆运动 弹射方向 弹射技术 供气系统 轨道运动 推动气缸 战斗机群 弹射 活塞杆 可调节 气体轴 航空母舰 喷出 超前 承载 外围 铺设 海军 灵活 贯穿 应用 | ||
1.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主体弹射架,所述的发动机包括供气系统和气缸(21),所述的供气系统包括一压力容器(11),该压力容器(11)的一端与气缸(21)相连,压力容器(1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阀(13)、点火系统(14)和油嘴(15),在压力容器(11)上还设置有回程减压端盖(111),供气系统喷出的气体轴向推动气缸(21)内部的活塞杆(22)运动;气缸(21)贯穿主体弹射架,供气系统喷出的气体轴向推动气缸(21)内部的活塞杆(22)运动,所述气缸(21)的外围设置滚球套管轨道,该滚球套管轨道包括外套筒(32)、传动滚球(33)和内套筒(34),传动滚球(33)置于外套筒(32)和内套筒(34)之间;活塞杆(22)推动滚球套管轨道运动,用于承载舰载机的顶板(42)铺设于滚球套管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2)的端部设置有台阶,在气缸(21)上设置有制动器(24),该制动器(24)抵靠于活塞杆(22)的台阶处,限制活塞杆(22)运动;所述气缸(21)侧壁上还开设有排气孔(23),该排气孔(23)沿气缸(21)的圆周等间隔设置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套管轨道沿气缸(21)轴向铺设有3条,所述活塞杆(22)的端部台阶处连接有一三角板(31),三角板(31)呈倒三角设置,该3条滚球套管轨道分别设置于三角板(31)的3个顶角处,并与三角板(31)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球套管轨道沿气缸(21)轴向分段设置,多段滚球套管轨道之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弹射架沿气缸(21)轴向设置3根内管(35)和2根托管(56),其中3根内管(35)分别套设于内套筒(34)中,2根托管(56)设置于三角板(31)中部位置的两侧,所述3根内管(35)和2根托管(56)远离压力容器(11)的一端均插入第二定位板(72)中,靠近压力容器(11)的一端均插入第一定位板(7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管(5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2个调节油缸,该调节油缸能够托举托管(56)在竖直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71)的两侧连接有耳板(53),该耳板(53)通过销轴(52)与调节板(51)相连,所述的调节板(51)固定于地面或航母甲板或转向升降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大功率轴向超强推力发动机的超音速弹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架(61)、回转支承、圆盘转台(63)、驱动电机(641)、旋转制动件和支撑油缸(66);所述的支撑油缸(66)托举支撑架(61)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架(61)支撑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受驱动电机(641)驱动,回转支承带动上部圆盘转台(63)旋转;所述的旋转制动件作用于回转支承上轨道(621),该旋转制动件以圆形排列,等间隔设置有4~12个;旋转制动件包括制动油缸(651)、球头(653)、制动片(654),球头(653)通过活塞(652)与制动油缸(651)相连,球头(653)外部套装制动片(654),制动片(654)与回转支承上轨道(621)的内圆弧面相贴合。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音速弹射器进行超音速弹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准备阶段、弹射阶段和气缸回程阶段;其中:
弹射准备阶段:包括根据设定的舰载机起飞条件,控制支撑油缸(66)托举支撑架(61)移动至指定高度,控制回转支承带动圆盘转台(63)旋转至指定位置,控制调节油缸托举托管(56)旋转至指定角度,压力容器(11)持续储气以及舰载机行进至起飞点待发;
弹射阶段:待弹射准备阶段结束后,解除对活塞杆(22)的限制,同时通过点火系统(14)进行点火,使得压力容器(11)中储存气体爆发式喷出,轴向推动活塞杆(22)行进,活塞杆(22)推动滚球套管轨道移动,进而带动滚球套管轨道上铺设的顶板(42)移动,使得位于顶板(42)上的舰载机获得初始加速度,助推舰载机起飞;
气缸回程阶段:弹射阶段结束后,打开回程减压端盖(111)排气,活塞杆(22)依靠自身重力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君恒,未经陈君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