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链烷醇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508.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杭建荣;汪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宝丽醇胺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3/04 | 分类号: | C07C213/04;C07C21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崔立青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烷烃 釜式反应 过量 三链烷醇胺 链烷醇胺 最后一段 反应器 多段管式反应器 伯链烷醇胺 动态混合器 管式反应器 静态混合器 气液分离器 仲链烷醇胺 分离回收 合成反应 生产过程 熟化过程 理论量 投料 分段 加热 制备 转化 能耗 | ||
1.一种三链烷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链烷醇胺与第一部分环氧烷烃通入动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所述链烷醇胺为二链烷醇胺或单链烷醇胺;
(2)将混合料通过预热器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经多段管式反应器的第一段反应器的进口加入到多段管式反应器中;
(3)将第二部分环氧烷烃经多段管式反应器的除第一段反应器和末段反应器外的其它段反应器的进口加入到多段管式反应器中;
将第三部分环氧烷烃从末段反应器的进口加入到多段管式反应器中;
(4)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得到的物料通入气液分离器分离未反应的环氧烷烃后,得到三链烷醇胺产品;
第一部分环氧烷烃和第二部分环氧烷烃的总量为理论投料量,
第一部分环氧烷烃、第二部分环氧烷烃和第三部分环氧烷烃的总量为总投料量;
第一部分环氧烷烃的质量为理论投料量的0.5~0.9倍,
第二部分环氧烷烃均匀地加入到除第一段反应器和末段反应器外的其它段反应器中;
环氧烷烃的总投料量为理论投料量的1.01~2.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5)分离出的环氧烷烃通入吸收塔,采用二链烷醇胺或单链烷醇胺水溶液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链烷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2-氨基-2-乙基-1-丙醇、3-氨基丙醇、2-氨基-1-丙醇中的任一种,环氧烷烃为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丁烷、2-甲基环氧丙烷或环氧丙醇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段管式反应器的段数为3~10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段管式反应器的每段反应器的进口设置有动态混合器,在每段反应器中设置有3~5个静态混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段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70~150℃,在其余各段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70~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物料在最后一段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30min,在其余各段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5-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气液分离器的进料温度为70~90℃,真空度为-0.09~-0.099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宝丽醇胺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宝丽醇胺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5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