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8068.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亮;吴岩磊;汪锋;韩子龙;樊海春;石中玉;窦蒂;陈合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dir 漫反射 技术 机动车 尾气 遥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尾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逐步升级,在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尾气排放水平将会有很大差距。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发现并治理高排放的车辆,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控制机动车污染的主要举措是机动车尾气年检和日常的路检和巡检,但实际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检测方法为接触式检测,对机动车排气管采样,然后用常规仪器进行分析,费时费力、成本高、操作难度大,4名工作人员一天只能检测100余辆车,远远达不到筛选高污染车的目的。
所采用的双怠速法检测方法弊端较多,其检测结果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机动车真实的排放状况。检测过程中人为性强,给化油器车留下了作弊的机会。检测指标单一,只能测量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浓度,而无法测量出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浓度;工况法,需要被检车辆进场检测,检测效率低,远远满足不了实时检测的要求。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行车道架设龙门架,放置光源和接收器,在路面放置反射镜,对单车道采用反射式安装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实现对单车道的测量,但是路面反射镜极易受到烟尘、雨水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测量结果真实性差;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对射的方法,在道路两侧分别放置光源和接收器,但此种方式只能针对容纳一辆机动车通过的单车道路况进行测量,应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提高监测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DIR和漫反射技术的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包括尾气检测单元、抓拍检测触发系统、独立光源;
所述独立光源用于发射调制后的中红外光,采用漫反射的形式使空域内充满均匀的红外光;
所述尾气检测单元,通过尾气检测单元前端的平凹透镜汇聚于尾气遥测单元,当经过车辆所排放的尾气烟团出现在光路上时,改变了红外光的光路强度,实现对排放气体的检测;
所述抓拍检测触发系统,当车辆抓拍检测触发系统检测道路有来车时,将车辆信息通过传输线发送给尾气遥测单元,遥测单元将检测到的尾气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叠加后,经数据传输接口,通过传输网络传输到中心控制平台。
优选地,所述尾气检测单元和独立光源安装于道路上方的横梁处,采用俯射的形式。
优选地,所述尾气检测单元和独立光源安装于行车道的两侧,采用对射的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对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做出检测。设备克服了目前遥感设备无法实现多车道路段的准确检测的问题,使得多车道独立同时检测成为可能。由于红外光源采用漫反射的形式,尾气检测设备光路呈发散型,可采用俯射式安装也可以采用对射式安装,同时可实时监测车流量,与传统的平行光路在车辆增多时易出现监测数据错误相比,采用发散光路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可监测多辆并行车辆,使监测效率更高,设备可在多种道路条件下安装使用,提高了应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检测示意图;
图中:1.尾气检测单元;2.独立光源;3.传输网络;11.车辆抓拍检测触发系统;12.尾气遥测单元;13.传输线;14.数据传输接口;21.调制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测设备包括1尾气检测单元和2独立光源。设计原理基于NDIR技术,采用漫反射的形式,安装调试灵活,尾气检测单元和独立光源可以安装于道路上方的横梁处,采用俯射的形式,也可以安装于行车道的两侧,采用对射的形式。2独立光源发射调制后的中红外光,采用漫反射的形式使空域内充满均匀的红外光。当11车辆抓拍检测触发系统检测道路有来车时,将车辆信息通过13传输线发送给尾气遥测单元,遥测单元将检测到的车辆尾气信息叠加到抓拍的车辆信息后,经14数据传输接口,通过3传输网络传输到中心控制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芯折射率可调的光纤SPR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穴位电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