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4958.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乔永杰;韩贺永;王晶;王凯;江鹏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遗传 算法 永磁 同步 伺服 电机 参数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建立d-q轴坐标系数学模型,然后确定混合遗传算法的编码方案,并确定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接着对种群进行初始化,确定相关参数,紧接着进行混合遗传操作,并对新生种群进行适应度评价判断是否收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为:
(1)
设为参数辨识值,则跟踪系统可以表示为:
(2)
混合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3)
遗传算法中适应函数构成个体的生存环境,是个体生存机会的唯一确定性指标;
最大化适应值函数即为最小化误差性能函数,取目标函数的倒数作为适应值函数;
适应值函数: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遗传操作具体为:初始化之后,对遗传种群个体执行分支限界搜索,将种群的中心(即个体平均值)作为搜索起点,可以提高搜索的效率;
设有个种群个体,分别为,那么种群中心则表示为:,;
将个体做为分支限界法的根节点,并向四周进行局部扩展,生成子节点,然后再从当前的活节点中选择下一个扩展节点;
在每一个活节点处,分别估算这些子结点的目标函数的可能取值,如果超出限界函数值则舍弃该子节点,使搜索朝着解空间上有最优解的分支推进,以便尽快地找出一个最优解;
在新结点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用限界函数杀死还没有全部生成子结点的一些活结点,因为这些活结点无法满足限界函数的条件,不可能得到满意搜索结果;
剪枝函数给出每个可行节点相应的子树可能获得的最大价值的上界,若这上界不比当前最大价值大,则剪枝,可避免无效搜索,提高分支限界法的搜索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适应度评价判断具体为:
经过步分支限界搜索后,设得到的结果为,对代入适应度函数计算,丢掉适应度小的值,将生存下来的做为新生个体加入种群中,对种群进行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组成新生种群,并保持种群规模稳定,找出新种群中适应值最大个体进行计算,代入收敛公式判断是否收敛,若达到要求精度则终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9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QMU的颤振设计方法
- 下一篇:后向散射系数的定标系数的校正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