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孔锥螺纹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439.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才;王玉锋;李建功;何忠泰;董张成;吴清华;朱永康;赵志香;王永峰;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9/00 | 分类号: | B23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孔锥 螺纹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内孔锥螺纹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具体修复步骤如下:
1)将加工螺纹前的产品毛坯通过夹具固定后,通过数控刀具加工内孔锥螺纹产品的标准件,在不卸下标准件的前提下,通过在标准件的内孔旋入锥螺纹检测量规检测标准件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当标准件的内孔锥螺纹符合锥螺纹检测量规的旋入深度要求时,在锥螺纹检测量规的后端面固定一条从标准件外侧向标准件一侧轴向延伸的定位杆,定位杆的前端与夹紧标准件的夹具前端面接触,并在定位杆与夹具前端面接触处刻线标记,记录锥螺纹检测量规与夹具的圆周相对位置;
3)从夹具上依次卸下锥螺纹检测量规和标准件;采用锥螺纹检测量规与标准件检测旋合时相同的扭转力矩,将锥螺纹检测量规旋入待修复产品的内孔,再将待修复产品通过夹具固定;待修复产品在夹具上固定的轴向位置,保证与锥螺纹检测量规固定的定位杆的前端与夹具的前端面接触;待修复产品在夹具上固定的圆周位置,保证与锥螺纹检测量规固定的定位杆前端指向夹具前端面刻线标记处;
4)计算待修复产品的后端面距锥螺纹检测量规上标准深度刻线的长度L,根据螺纹锥度角θ,计算数控刀具的径向补给量D,其中,D=L×tanθ;
5)从待修复产品上卸下锥螺纹检测量规,控制数控刀具采用与加工标准件时相同的旋转速度、径向退刀速度和轴向给进速度,调整数控刀具的初始位置与加工标准件时数控刀具的初始位置径向向外补给D长度,数控刀具空转轴向长度L距离后,开始对待修复产品的内孔锥螺纹修复加工,直至修复加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4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