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朝鲜蓟酱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6303.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华;雷颂;张平喜;王中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29/00;A23L5/2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1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朝鲜 酱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朝鲜蓟酱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A.原料预处理;B.腌制;C.一次接种;D.一次发酵;E.二次接种;F.二次发酵。朝鲜蓟苞片或茎经两次发酵后组织纤维明显嫩化,改善了质构粗糙的口感;朝鲜蓟经两次发酵后青涩味明显减轻,且产生了略带酸爽、酱香浓郁的风味,消费市场的接受度得到了提高;制得的酱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较大程度保留了洋蓟素、绿原酸等生物活性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朝鲜蓟酱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朝鲜蓟富含洋蓟素、绿原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欧美国家传统的高档蔬菜。朝鲜蓟目前的主要加工方式为将其新鲜花蕾加工成罐头,剩余的花苞片、根、茎、叶所占比重大,但利用率低,造成洋蓟素、绿原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保留率低,仅为10-30%。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朝鲜蓟酱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较大程度保留了洋蓟素、绿原酸等生物活性物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朝鲜蓟酱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A.原料预处理:将朝鲜蓟苞片或茎清洗后烫漂,沥干水分,切片或切条;
B.腌制:向切片或切条的朝鲜蓟中加入食盐腌制2-10h,控干腌制液;
C.一次接种:向经过腌制的朝鲜蓟中接入植物乳杆菌,混合均匀;
D.一次发酵:于30-40℃温度下静置发酵12-48h;
E.二次接种:取发酵好的朝鲜蓟与米曲霉混合,使接种量达到106个孢子/g朝鲜蓟(一次发酵后的朝鲜蓟);
F.二次发酵:将二次接种后的朝鲜蓟于25-38℃温度下静置发酵3-9天,待朝鲜蓟明显软化,且产生浓郁酱香味时,停止发酵,即得朝鲜蓟酱菜。
所述朝鲜蓟又称为菜蓟、食托菜蓟、洋蓟、朝蓟,为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茎粗壮,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二回羽状全裂,有长叶柄;全部叶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头状花序极大,总苞多层,无毛,覆瓦状排列,附片硬膜质,圆形、卵形、三角形或尾状,小花紫红色,花冠裂片长9毫米。瘦果长椭圆形,无果缘。冠毛白色,7月开花结果。
所述沥干是指把朝鲜蓟放入有筛网或孔洞的容器中,使其表面的水分自然滴干。
所述控干是指将朝鲜蓟置于可以漏水的容器中,使腌制液自然流下,直至不再有腌制液流下为止。
进一步,步骤A所述烫漂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3min。
进一步,步骤A中,所述切片或切条是指将朝鲜蓟苞片或茎切成厚度≤2cm的片或条。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食盐的用量为朝鲜蓟质量的5-15%。
进一步,步骤C中,接入植物乳杆菌的量为朝鲜蓟质量的0.5-5%。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保护上述方法制得的朝鲜蓟酱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酒腌制刀豆和萝卜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茭白营养丝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