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面银触点电阻钎焊的改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7781.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张玲洁;陈晓;杨辉;祁更新;樊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35/04;B23K3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触点 电阻钎焊 凸面 槽口 电极头 内凹 焊接技术领域 规模化生产 端面加工 端面压紧 端面中心 焊接电极 焊接位置 焊接组件 生产效率 对电极 去毛刺 外边界 易加工 圆球面 偏移 圆球 弧面 极头 合格率 引入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凸面银触点电阻钎焊的改善方法。包括:将银触点电阻钎焊所用电极头的端面加工成内凹的圆球面;在电极头的端面中心开出数道槽口;对电极内凹圆球面的外边界进行平铣处理;对槽口边界和弧面边界进行去毛刺处理;将电极头的端面压紧凸面银触点组件,然后进行电阻钎焊。本发明创造性的将槽口引入电阻钎焊焊接电极,可获得焊后凸面良好的银触点组件;减少了焊后银触点脱落、银触点焊接位置偏移的情况,提高了凸面银触点焊接组件的合格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单易加工,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的是一种凸面银触点电阻钎焊的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银触点组件是低压电器领域各种断路器的核心部件。银触点在使用时,常常要求与导电性能更好的铜(或铜合金)连成整体来应用。银触点的连接方式有电阻钎焊、感应钎焊、整体液相烧结等。电阻钎焊是通过焊接电极分别对待焊组件施加压力,依靠电流通过待焊组件所产生的电阻热加热待焊组件和熔化钎料,从而实现金属连接。
用常规电阻钎焊方式来焊接,如断面为平面的电极来焊接,或者采用与球面触点完全相吻合的凹面电极来焊接,将容易造成银触点凸面被压平、凸面银触点易粘黏在凹面电极内无法取出、焊后易开焊脱落的情况。
文献《浅谈触点组件电阻焊电极材料的选用及特殊情况焊接工艺设计》采用电极断面设计为凸筋的方法来电阻焊接球面银触点,但是该方法无法很好固定银触点,银触点在平行于凸筋方向可以移动,容易造成凸面银触点的移位;且凸筋电极与银触点的接触面积过小,焊接时容易出现温度局部过高,焊核分布偏向于凸筋与银触点的接触面,焊接残余应力明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焊后凸面银触点组件的焊接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凸面银触点电阻钎焊的改善方法。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提供一种凸面银触点电阻钎焊的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触点电阻钎焊所用电极头的端面加工成内凹的圆球面;
(2)在电极头的端面中心开出数道槽口;
(3)对电极内凹圆球面的外边界进行平铣处理;
(4)对槽口边界和弧面边界进行去毛刺处理;
(5)将电极头的端面压紧凸面银触点组件,然后进行电阻钎焊。
本发明中,所述将电极头的端面加工成内凹的圆球面,是通过铣刀铣削或数控机床加工进行机械加工而实现。
本发明中,内凹的圆球面与银触点凸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本发明中,在电极头的端面中心开槽,是通过铣刀、或线切割的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中,所述电极头端面中心的槽口形状为十字型、三叶旋转型、星型;槽口的深度为0.1mm~3mm,宽度为银触点直径的10%~40%。
本发明中,所述平铣处理,是指用平铣刀对电极头端面的外边界进行平铣处理,使得平铣后电极与银触点的接触区域的宽度为银触点直径的5%~30%。
本发明中,所述平铣处理时,铣刀平行于电极中轴线安装,并沿垂直于中轴线的平面做平面运动。
本发明中,所述平铣处理时,平铣深度与槽口深度相同或不同,其深度尺寸不超过银触点凸面高度。
经前面四步加工后,将电极的内凹圆球面紧贴银触点凸面,再在电极顶端加压,从而压紧银触点和铜触桥。基于保护银触点凸面顶端的思想,电极断面的中心处进行了开槽处理,所以这里银触点凸面顶端不与电极断面接触,避免银触点凸面被压平,以及避免银触点凸面顶端与电极粘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