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865.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安县志伟生态果园场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4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液 桃树 滴灌营养液 抑菌 原液 制备 赤霉素 发明制备工艺 碳酸二氢钾 盐酸吡哆醇 吡唑醚菌酯 硫酸钾 二苯基脲 分袋包装 腐殖酸铵 加水煎煮 加水稀释 生长过程 完全溶解 亚硫酸铁 紫外杀菌 苯甲酸 薄荷 碘化钠 甘氨酸 磺酸钙 抗菌剂 抗菌液 硫酸镁 硫酸锌 硼酸钠 适量水 艾叶 白芷 搅匀 连翘 尿素 过滤 冷却 细菌 变质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尿素、腐殖酸铵、硫酸钾、碳酸二氢钾、硼酸钠、硫酸镁、硫酸锌、苯甲酸、亚硫酸铁、甘氨酸、盐酸吡哆醇、赤霉素、二苯基脲磺酸钙、碘化钠和吡唑醚菌酯混合,加适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得营养液原液;将艾叶、薄荷、白芷和连翘混合,加水煎煮,冷却过滤取滤液,得抗菌剂液;将营养液原液和抗菌液混合,并搅匀,然后进行紫外杀菌,得营养液;将营养液分袋包装即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营养液营养丰富,能满足桃树生长需要,充分供给其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元素,同时,还可以降低因环境污染或者内部变质产生有害细菌的可能,营养液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营养液一般为多元复合营养,呈水状,浓度不及固体肥料高,并且杂质少,易于植物吸收。
现目前,植物营养液的供给方式一般为喷施、浇灌和滴灌,喷施营养液一般情况下每7到10天使用一次,每次3到5滴,所以最好是按比例用清水稀释后向叶片喷施,这样更加利于植物吸收营养。浇灌则是施用于土壤,这样易于被土壤吸收,但能供给植物根系吸收的就少了,而且不均衡。而滴灌是目前较好的一种营养液供给方式,是通过将营养液配制好后,装入营养袋中,将营养袋挂在树干上,通过与营养袋和竖杆内部连通的管道和点滴针进行滴灌,可直接将营养液输入树干的内部,易于树干吸收,且可减少营养液的流失,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
同时,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需要的营养液的配方也不尽相同,而桃树营养便是其中一种,尤其是在大规模桃树种植企业,为了促进桃树健康快速生长,通常采用滴灌方式直接将营养液滴灌入桃树树干中。但是,现目前的桃树营养液的配方较为传统,营养成分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桃树生长过程中的必需元素的供给。此外,由于营养液滴灌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悬挂在树干上,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以及内部营养液可能会生长出有害细菌,对桃树的健康极其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营养液营养丰富,能满足桃树生长需要,充分供给其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元素,同时,还可以降低因环境污染或者内部变质产生有害细菌的可能,营养液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尿素、腐殖酸铵、硫酸钾、碳酸二氢钾、硼酸钠、硫酸镁、硫酸锌、苯甲酸、亚硫酸铁、甘氨酸、盐酸吡哆醇、赤霉素、二苯基脲磺酸钙、碘化钠和吡唑醚菌酯混合,加适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800-1000倍量的水进行稀释,得营养液原液;
(2)将艾叶、薄荷、白芷和连翘混合,加6-8倍量的水煎煮25-35分钟,冷却过滤取滤液,得抗菌剂液;
(3)将营养液原液和抗菌液混合,并搅匀,然后进行紫外杀菌2-5小时,得营养液;
(4)将营养液分袋包装即可。
前述的抑菌型桃树专用滴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所述营养液按重量份计,包括有尿素30-55份、腐殖酸铵20-36份、硫酸钾12-19份、碳酸二氢钾9-18份、硼酸钠12-20份、硫酸镁5-13份、硫酸锌0.5-3份、苯甲酸0.6-2份、亚硫酸铁15-25份、甘氨酸2-8份、盐酸吡哆醇0.8-1.6份、赤霉素0.04-0.1份、二苯基脲磺酸钙0.06-0.14份、碘化钠0.4-1.1份、吡唑醚菌酯1.5-3份、抑菌液14-2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安县志伟生态果园场,未经瓮安县志伟生态果园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