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室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720.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春成英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11406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白银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结构 | ||
提供有利于在确保对于乘员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改善侧气囊的展开性能的车室内结构。车室内结构包括在车体侧部的前车门和在前车门后方的中立柱,前座椅布置于前车门和中立柱的车室内中央侧,车门装饰件安装于前车门的车室侧,中立柱装饰件安装于中立柱的车室侧,扶手设置于车门装饰件,前座椅具有座垫和座椅靠背,侧气囊收纳在座椅靠背的与中立柱相邻的侧部中,在中立柱装饰件的里面形成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由连接成格子状的肋构成且与中立柱装饰件形成为一体,加强结构的下端位于与侧气囊的收纳位置的下端等高的位置或比侧气囊的收纳位置的下端低的位置,加强结构的上端位于与扶手位置大致等高的位置,加强结构在下端和上端之间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室内结构,更特别地涉及安装于中立柱的室内侧的中立柱装饰件及其周围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地,在车室内结构中,通过对由金属制成且通过加压成形而形成的板部件进行焊接来形成车体结构,由树脂成形品制成的内部部件安装于室内侧的表面。在这些内部部件中,在里面侧形成多个肋,使得能够获得适当的刚性和冲击吸收性能。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乘员侧方的冲击吸收结构的多个板状肋设置在安装于中立柱的室内侧的内部部件(立柱装饰件、装饰件上部)的里侧。
另一方面,为了对从车辆侧方作用的外力进行冲击吸收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安装从座椅靠背的侧部沿着车室内的侧面朝向前方展开的侧气囊。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不与朝向前方展开的侧气囊干涉的座椅靠背框架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85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12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收纳在座椅靠背的侧部的侧气囊设置成在与位于车室内侧面的内部部件或特别地为与座椅靠背相邻的中立柱装饰件接触的状态下向前方展开。然而,由于气囊的展开冲击大,所以如果中立柱装饰件的刚性不足而且展开所需的能量由中立柱装饰件的变形所吸收,则担心不能获得期望的展开范围或展开速度。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在确保对于乘员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改善侧气囊的展开性能的车室内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车室内结构中包括在车体侧部的前车门(2)和在所述前车门的后方的中立柱(11),前座椅(5)布置于所述前车门和所述中立柱的车室内中央侧,车门装饰件(21、22)安装于所述前车门的车室侧,中立柱装饰件(4)安装于所述中立柱的车室侧,扶手(23)设置于所述车门装饰件,所述前座椅具有座垫(51)和座椅靠背(52),侧气囊(6)收纳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与所述中立柱相邻的侧部中,在所述中立柱装饰件(4)的里面形成有加强结构(44),该加强结构(44)由连接成格子状的肋构成且与该中立柱装饰件(4)形成为一体,该加强结构(44)的下端位于与所述侧气囊(6)的收纳位置的下端等高的位置或比所述侧气囊(6)的收纳位置的下端低的位置,该加强结构(44)的上端位于与所述扶手(23)位置大致等高的位置,所述加强结构(44)在该加强结构(44)的下端和该加强结构的上端之间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室内结构如上所述地构造且具有下述效果。
当外力从车辆侧方作用且侧气囊从座椅靠背展开时,通过加强结构改善了与侧气囊的初期展开区域相邻的中立柱装饰部分的刚性,并抑制了中立柱装饰件的不必要的变形,由此能够确保对于侧气囊而言期望的展开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