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乘用车不同工况传动系扭振分析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1568.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旺;杨志坚;丁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乘用车 不同 工况 传动 系扭振 分析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乘用车不同工况传动系扭振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传统集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发动机激励、曲柄连杆机构转动惯量和齿轮啮合刚度时变特性,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和齿轮侧隙产生的非线性刚度的内容,建立了适用于乘用车分析传动系不同工况动力学特性的仿真模型,通过实测或仿真得到的发动机特定工况缸压数据作为激励,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的等效阻力矩为负载,实现对乘用车特定行驶工况的模拟;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根据乘用车不同工况传动系运行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建立理论模型:
步骤2、计算传动系集中参数模型各部分等效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获取各部分扭转阻尼数值;
步骤3、细化模型的时变部分和非线性部分;
步骤4、获取特定工况的缸压数据作为激励,计算滚动阻力和行驶空气阻力的等效阻力矩作为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乘用车不同工况传动系扭振分析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计算传动系集中参数模型各部分等效转动惯量及扭转刚度,获取各部分扭转阻尼具体包括:
⑴、根据动力传动系的结构及传动系曲轴、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驱动轴转动惯量和传递力矩的分布情况,将各轴分别等效为由离散的转动惯量,无质量的扭转弹簧组成的ai自由度扭振集中参数模型,转动惯量的参数通过三维建模,定义参考坐标系并赋予材料属性得到,或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获得;轴段的扭转刚度利用材料力学的相关知识计算得到
式中,K为该轴段扭转刚度,单位Nm/rad,
M是施加于相应轴段两端的静扭矩,单位N·m,
θ为在该静扭矩作用下轴的扭转角,单位rad,
G为轴段材料的剪切模数,单位N/m2,
Ip为轴截面极惯性矩,单位m4,
l为轴段长度,单位m;
对于圆形截面的实心轴,极惯性矩由下式计算:
对于轴径变化的阶梯轴,总的扭转刚度为各段扭转刚度串联后的值根据实际情况,各轴之间由离合器或齿轮副连接,利用Simulink或者多体动力学软件初步建立传动系扭振线性模型,ai的值由各轴的具体结构和传递力矩的情况决定,其中i=1,2,...,d,d为动力传动系中包含轴的个数;
⑵、获取系统的扭转阻尼,通过实验测试、设计手册获取传动系关键部位的扭转阻尼,所述系统的扭转阻尼,是指曲轴外部摩擦阻力、离合器扭转减振器扭转阻尼、轮胎变形阻尼、齿轮啮合阻尼和曲轴扭转减振器(TVD)的扭转阻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5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