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水稻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1186.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16/00;C05F17/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稻 抗逆性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水稻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cm。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于中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由于目前水稻种植时发生病虫害较为严重,施用农药易产生药害,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食用安全问题,为提高水稻的抗性及培育成本,特公开公本发明的一种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水稻育苗方法,来改善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抗逆性以及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水稻育苗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水稻抗逆性的水稻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冰水,在水面上将稻种均匀撤于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水内浸泡2-3h;
(2)经步骤(1)冰水浸泡后的稻种取出摊铺在阴凉通风处,去除稻种表面水分,稻种摊铺厚度为3-5mm,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度,环境温度为22-28℃,风速为3-7m/s,进行阴凉6-8h;
(3)在田间深翻土地30-40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8-22%,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3600-4200kg,待3-4h后沼液渗入到土壤内后,耙平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3-5mm厚腐熟碎秸秆,碎秸秆长度为1-2cm,其上摊铺厚度为1-2cm的育苗基质;
(4)将步骤(2)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26-32℃、湿度为42-60%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4-8mm,并每8-9h均匀喷洒一次营养液,喷洒量为20g/kg,每次喷洒营养液后翻动稻种,使营养液与稻种混合均匀3-4天后出芽即可育苗;
(5)先将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含水量调控在45-60%,再将出芽后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并在苗床上搭建拱棚,使育苗基质含水量为45-60%保持3-5天,待秧苗长到7-10mm高后,控制基质含水量为35-4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15天后秧苗长到4-6cm高,即可移栽。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沙土10-16份、河泥20-26份、沼渣30-36份、尿素3-5份、蛭石1-3份、蚯蚓粪0.5-1份,杀菌液10-14份;其制备步骤为:先将河泥进行35-42℃高温密封发酵30-40天,再将杀菌液与沙土充分混合均匀后,覆盖薄膜堆放7-10天,将杀菌沙土、发酵河泥及沼渣、尿素、蛭石、蚯蚓粪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啶酰菌胺3-5份、氟硅唑1-3份、噻菌铜10-12份、苯噻菌胺5-7份。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萘乙酸3-7份、水杨酸1-3份、硫酸钾2-6份、硼酸8-10份、白砂糖5-9份、水60-80份。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稻种的撤播间距为8-1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实现,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为省时,节省劳力,催芽率达70%以上,撤播省时,出苗率高达95%以上,出苗整齐,经管理后,秧苗健壮长势好,秧苗老练,移植秧苗缓苗快,抗性强,抽头率高,移栽省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育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