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730.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应;苗玉杰;周浣琦;单娟;吴海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40;E03B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雨水 回收 调水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包括过滤器、下渗井、蓄水箱、溢流水箱和净化装置,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框体,过滤框体包括框架体、支撑卡块和第一折流板,蓄水箱和溢流水箱内均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潜水泵,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坑开挖;(2)蓄水箱、溢流水箱的施工;(3)潜水泵、缓冲装置的安装;(4)下渗井的建立;(5)第一下渗管道、第二下渗管道的铺设;(6)过滤器、净化装置的安装。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装便捷,而且蓄水箱案安装后,直接将其他设备安装在蓄水箱的顶面上,完全没有高差的问题,没有配管的麻烦,使得整个施工更加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城市建设新理念,“海绵城市”作为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在下雨时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节约用水,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面临的水环境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主要采取直排的方式排水,排水系统没有根据雨水情况合理设置,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通过雨水井直接进水管网,排水方式单一,雨水短时间汇集入管道造成管道瞬时排水能力不足,雨水井非常容易堵塞,造成排水压力大,导致了众多城市产生内涝;另外,由于路面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污以及其它重金属污染,雨水冲刷后形成污染径流,若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无疑将会引起水资源污染,且部分污染严重的地区,初期雨水水质较差,直接排入河流水体,也对城市水系造成较大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而且蓄水箱案安装后,直接将其他设备安装在蓄水箱的顶面上,完全没有高差的问题,没有配管的麻烦,使得整个施工更加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