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730.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应;苗玉杰;周浣琦;单娟;吴海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40;E03B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雨水 回收 调水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包括过滤器、下渗井、蓄水箱、溢流水箱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所述净化装置均位于所述蓄水箱的顶面上,所述过滤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框体,所述过滤框体包括框架体、支撑卡块和第一折流板,所述框架体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框架体通过所述支撑卡块与所述过滤器的内侧壁限位连接,所述第一折流板均匀设置在所述框架体的内部,所述蓄水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溢流水箱、所述下渗井相连接,所述蓄水箱的上方通过溢流水管与所述溢流水箱相连接,所述溢流水管内设置有溢流阀,所述蓄水箱和所述溢流水箱内均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潜水泵,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潜水泵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净化装置相连接;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斗、分流盘、缓冲管和缓冲筒,所述缓冲斗、所述分流盘、所述缓冲管和所述缓冲筒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缓冲斗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分流盘上均匀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缓冲管的上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分流盘相连接,所述缓冲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缓冲筒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缓冲筒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渗井上设置有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所述下渗井通过所述第一排放管与第一下渗管道相连接,所述下渗井通过所述第二排放管与第二下渗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排放管内设置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排放管内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一下渗管道和所述第二下渗管道上均匀设置有渗滤孔,所述渗滤孔上设置有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最低水位检测器、警戒水位检测器和最高水位检测器,所述最低水位检测器、所述警戒水位检测器和所述最高水位检测器从低往高依次设置在所述蓄水箱、所述溢流水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溢流阀、所述第一流量阀和所述第二流量阀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斗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折流板,所述缓冲斗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折流板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一端通过转动滑块转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折流板呈弯曲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气缸和导向连接板,所述调节气缸与所述缓冲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缸通过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折流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导向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过滤器的右端下方,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过滤器延伸至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框架体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过滤器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框架体延伸至所述框架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包括主排水管和辅助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与所述下渗井相连接,所述辅助排水管与市政污水管道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7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