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243.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闫秦怀;于清苹;史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09 | 分类号: | H03M13/09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译码 方法 | ||
1.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采用分段奇偶校验和CRC联合辅助的编码,具体包括:
a.对信息比特进行分段:设码长为N比特,码率为R,总的信息位比特为K=NR比特,N=2n,上标n为自然数,将信息分为M段,每段长度为ki,即每个分段有ki个信息比特,则k为保留的信息比特数;
b.对分段后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对前M-1个分段使用奇偶校验,最后一个分段使用CRC校验,具体为:
b1.分段后,每个分段有ki个信息比特,1≤i<M,则在第i层信息比特位当中,每产生ki个信息比特位,就对其进行奇偶校验并产生得到校验位,将这个校验位级联在产生的ki个信息比特位后面构成一组,构成第i层长度为ki+1的信息比特;
b2.重复步骤b1依次对第i层的信息进行编码;
b3.对第M层,将最后的kM个信息比特,进行CRC编码并产生r个校验位,将这r个校验位级联在kM个信息比特后面构成第M个分段;
将得到的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后生成的码字经过信道进行传输;
译码:设接收端接收到的第i层比特数为Ni,可得具体包括:
c.在接收端对第i段的Ni比特接受信息进行SCL译码,最大保存路径为L条,1≤i<M;
d.当第i段的Ni比特接受信息译码结束,对L条保留的路径做奇偶校验,选择以下作为输出:当仅有一条路径通过奇偶校验时,就输出该路径;当有多条路径通过奇偶校验时,输出这些路径中似然概率最大的一条路径;当没有通过奇偶校验的路径的时,输出似然概率最大的一条路径,这层的译码结束,将这条路径保存并且传送到下层的译码器中;
e.重复步骤c、d直到对第i段的接收信息完成SCL译码并进行奇偶校验;
f.接收端对第M段进行SCL译码,对L条保留的路径做CRC校验,选择以下作为输出:当仅有一条路径通过CRC校验时,就输出该路径;当有多条路径通过CRC校验时,输出这些路径中似然概率最大的一条路径;当没有通过CRC校验的路径的时,输出似然概率最大的一条路径,得到最终译码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2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