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后燃式再生器及其再生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6899.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巩志强;王振波;朱丽云;孙治谦;蒋文春;李强;刘兆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3C13/00 | 分类号: | F23C13/0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氮 氧化物 排放 后燃式 再生 及其 工艺 | ||
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后燃式再生器及其再生工艺,属于再生器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再生器壳体(11)内分成上部的稀相区(2)和下部的密相区(1),所述的稀相区(2)内设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一侧连接后燃风管路,旋风分离装置上部设有排气管,下部设有颗粒排放口;所述的密相区(1)内设有主风分配装置,密相区(1)一侧设有待生催化剂输送管(5),密相区(1)下部设有再生催化剂输出管(7)。本发明通过主风机和后燃风机分别提供主风和后燃风,燃烧方式采用再生器内低氧、旋风分离装置内补燃的后燃式燃烧,通过调整再生器内燃烧气氛,利用后燃实现固体及气体可燃物的燃尽,实现超低氮氧化物排放。
技术领域
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后燃式再生器及其再生工艺,属于再生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炼制工业是能源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裂化工艺是目前石油炼制工业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也是重油轻质化、生产汽柴油组分的核心工艺。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原料油中的氮会转变为NOx,随再生烟气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2015年4月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于当年7月份开始实施。其中,催化裂化再生烟气NOx特别排放限制为100 mg/m3。这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国内外控制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NOx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油加氢脱氮;2)使用硫氮转移剂或助剂;3)采用烟气脱硝装置。前两种方法受到氢源、投资费用或者脱除率的限制而影响了使用,采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比较彻底地去除烟气中的NOx。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硝装置一般要求连续运转时间不小于3年,因此对于技术的成熟度和设备可靠性、工程设计都提出了非常苛刻地要求。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成熟的催化裂化再生烟气的工业化脱硫脱硝技术,急需一种能够通过调整再生器内燃烧气氛,最后实现固体及气体可燃物的燃尽,实现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再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后燃风调整再生器内燃烧气氛、实现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后燃式再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后燃式再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器壳体,再生器壳体内分成上部的稀相区和下部的密相区,所述的稀相区内设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一侧连接后燃风管路,旋风分离装置上部设有排气管,下部设有颗粒排放口;所述的密相区内设有主风分配装置,主风分配装置一侧连接主风管,密相区一侧设有待生催化剂输送管,密相区下部设有再生催化剂输出管。
改变传统再生器的结构及燃烧模式,配有两台风机,通过主风机和后燃风机分别提供主风和后燃风,燃烧方式采用再生器内低氧、旋风分离装置内补燃的后燃燃烧,在传统供风方式基础上,加入后燃风,通过调整再生器内燃烧气氛使大部分焦炭氮转化为氮气,最后利用后燃实现固体及气体可燃物的燃尽,实现超低氮氧化物排放。
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一级旋风分离器和二级旋风分离器,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连接烟气输送入口,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连接后燃风管路,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处设有烟气排出管。
所述的一级旋风分离器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均在所述的稀相区内环形均布多个。
所述的多个环形均布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外圈设有后燃风环形母管,后燃风环形母管通过多条后燃风支管分别连接各个二级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入口,设有多个二级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出口处共同连接烟气集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