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5315.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训理;王晓辉;晁强;王爽;安雪;纪超;隋君康;洒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解 淀粉 芽孢 杆菌 植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XH‑9菌株经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151;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假禾谷镰刀菌、胶胞炭疽菌、杨树溃疡病菌和链格孢等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能够通过产生吲哚乙酸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脱氨酶刺激植物生长;能够降解纤维素;可以在小麦、玉米、辣椒等作物根际稳定定殖;利用该菌株制备的菌剂可应用于小麦、玉米、辣椒等作物根腐病害或其它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防病促生双重作用;菌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属于农用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腐病是一类由真菌、细菌和线虫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腐烂病害的总称,可危害粮食、蔬菜、棉花、草木及油料作物等上百种寄主植物。近年来,随着土地常年连作、秸秆还田和土地免耕的大面积实施,根腐病的发生愈加严重。
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防治困难。其原因包括:(1) 病原复杂。我国地域辽阔,作物种类、种植时令及种植制度不同,病原种类和侵染规律也不同,防治困难;(2)抗性品种缺乏。生产上推广的作物品种多为感病品种,抗性品种少且育种困难;(3)病原难以根除。病原物可在土壤中或作物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短期轮作防治效果较差,长期轮作和休耕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难以实施;(4)识别诊断难度大。这类病害主要危害植物根部和茎基部,症状隐蔽,植株发病早期识别困难,有效防控难度大;(5)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机制研究不足,相关产品研发滞后;(6)化学杀菌剂防效周期短,一般在早期防效较好,中后期药效减弱直至消失,防治效果不理想。
目前,根腐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长期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病原物抗性增加,防治效果差,且污染环境。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营养元素,还可有效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或干扰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浸染,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防病促生双重效果,对于有效减轻作物根腐类病害的为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微生物肥料还具有成本低、肥效高、无污染、节约能源等优点,是化肥、农药的有效替代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可用于小麦、辣椒和玉米等作物根腐病的防治和促进作物生长。
发明人从山东省泰安市房村镇韩家寨麦田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广谱性拮抗细菌;该菌株已于2016年10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13151。分类命名: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ubsp.Plantarum);其16S rDNA序列如SEQ.NO.1所示。
该菌株具有较广的拮抗谱,对引起小麦、玉米和辣椒等作物根腐病害的镰刀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胶胞炭疽病菌和链格孢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能够产生吲哚乙酸(IAA) 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脱氨酶;能够降解纤维素;能够在小麦、玉米和辣椒等作物根际稳定定殖。
利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XH-9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其活性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XH-9芽孢,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XH-9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